隨這政策解禁,台灣公司將會評估返台上市的可行性,甚至雨母公司合併,很可能會帶動更多國際資本流入台灣市場。
台灣終於解除執行十年的鎖國經濟政策。自九○年代末期的戒急用忍開始,閉關政策壓抑了台灣經濟與資本市場的發展,如今這些都已成過去。
不少實證經驗顯示,貿易占GDP的比重愈高,經濟成長的持續力道也愈強。切斷連結中國的貿易和投資,只會扼殺台灣的經濟實力,進而損害台灣的主權,此與戒急用忍政策為了維護台灣主權的本意背道而馳。台商投資中國四○%上限的禁令解除後,可能帶動大量的資本淨流入。
台灣企業投資中國已達飽和程度,在成本上升下,部分產業赫然發現投資台灣的成本要比投資中國低廉。即使這些企業不在台灣投資工廠與生產設備,但隨著政策解禁,他們也會認真考慮將海外的閒置現金投資在台灣資本市場。至於在香港掛牌的台商,則會評估返台上市的可行性。多年前,美國那斯達克交易所不時派員來台,遊說台商赴那斯達克掛牌。台股應採取類似的積極營運發展策略,吸引海外台商,甚至香港或新加坡公司來台上市。
在香港股市掛牌的台灣企業,其股價評價僅為台灣類似公司的一半或三分之二;也有許多公司的子公司赴港上市,股價同樣也只有台灣母公司的一半而已。由於這些子公司都是營運成長快速的事業體,其股價評價理應較母公司來得高才對;此外,在港掛牌台商的成交量也是低得可憐,甚至只及台灣母公司一·五%的成交量。
雖然大型台商投資中國四○%的上限鬆綁,但仍有一項障礙,冷卻這些公司返台掛牌的意願。香港上市子公司除了可以成為投資中國的籌資管道外,還可成為購併中國公司的「購併貨幣」(acquisition currency);在購併案中,進行股權交換談判時,股價評價高的一方,通常可取得較佳的購併條件。
問題在於,台灣對中國個人、企業與金融機構持有台灣上市企業股權仍有限制;若台灣試圖透過股權交換來購併中國公司,則中國股東取得台灣公司的股票將無法交易或登記;這也是部分台灣公司可能維持在香港掛牌的原因。
若政府能快速解除所有權限制,將會有大量的投資資金從中國流入台灣,形成雙向投資;同時台灣公司的股票,也可成為有效的購併貨幣。因為台灣上市公司的股價評價,通常是香港公司的二倍,可扮演更有利的買方角色。
根據賽伊法則(Say's Law),供給會創造本身的需求。隨著台灣公司返台掛牌,甚至與母公司合併,很可能會帶動更多國際資本流入台灣市場,進而提高台灣與香港間股價評價的差異;台灣也可望步入股價評價、競爭力隨之提升,資本流入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