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04年蘋果電腦以 iPod 引爆 MP3產品的汰換峰潮,台灣iPod概念股去年下半年在營收上也跟著繳出亮眼成績單。但是今年及未來是否能有相同效應,值得投資人仔細留意觀察。
不光蘋果電腦本身受益良多,一些台灣所謂iPod概念股,如做連接器的正崴精密及今皓實業、沖壓件廠同協電子等零組件及代工廠商,去年下半年的每月營收也跟著iPod銷售量水漲船高,可說是蘋果得道,iPod相關眾廠商營收跟著升天。
過去一年,iPod的銷售量從第一季的八十多萬台,至第二季一二○萬台,第三季蘋果為因應其他廠商如新力等搶食MP3市場,與新惠普結盟成為合作夥伴,推出新惠普品牌的iPod+HP。兩者除了外殼及硬體有小部分差別外,其他內部設計全然相同。
這項合作除讓iPod訂單大增,全球銷售量也在第三季開始往上衝達二○二萬台,第四季時逢聖誕節效應,全球銷售量更到達四五八萬台,iPod可說是二○○四年銷售最旺的科技產品。
熱賣效應/正崴、今皓、同協營收走高
iPod在全球暢銷,台灣相關的零組件廠商多少也跟著荷包滿滿。去年年中即傳出拿到iPod訂單的正崴,根據正崴代理發言人劉德斌表示,在傳出接獲iPod訂單的二年前,即與蘋果電腦有合作。正崴可說是受惠蘋果電腦iPod最早也最多的廠商。
雖因簽約保密協定,正崴對iPod的產品營收不做任何回應,但正崴去年七月營收十五.四八億元即創下當時歷史新高,八月更達十八.六一億元,九月營收突破二十億元大關,十月達二二.四八億元,連續四月營收刷新歷史新高,十一、十二月也有二十億元以上的營收。對照iPod的銷售量,其實不難看出,正崴營收大增的最大功臣便是iPod訂單。
而在去年九月傳出接獲iPod訂單的今皓,與正崴並列iPod兩大連接器供應商,相對也從iPod訂單受惠不少。今皓雖在去年受新台幣波動影響認列不少匯損,但在營收上仍逐月創下新高,從九月營收一.一四億元,十月一.三二億元,十一月更達一.六五億元,與去年上半年平均每月約七至八千萬元的營收相比,iPod訂單的貢獻確實不少。
至於沖壓件廠同協在去年下半年的營收也是後勢走高。同協在八月營收僅四千三百萬元,九月即創下五千六百萬元新高,十月之後更站穩六千萬元大關,在iPod銷路旺的情況下,同協也沾到iPod的福氣。
訂單挹注/外資調高華碩今年獲利展望
蘋果電腦為持續iPod的熱潮效應,搶下更多市占率,在今年初又推出iPod shuffle及Mac Mini等產品,希望能夠延續iPod已掀起的熱潮,繼續降價擴大占有率,這兩項新產品的訂單分別交由代工大廠華碩及鴻海。
摩根大通(JP Morgan)、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等外資也看好未來iPod shuffle的發展,皆相繼調高華碩今年獲利預估值,並將華碩目標價上調至一百元。摩根大通更表示,儘管組裝利潤不高,但因MP3市場需求成長幅度仍大,預計對華碩今年及明年的營收貢獻度約可達三%、五%。
不過,儘管iPod在去年大紅大紫,今年蘋果推出的iPod及系列產品能否持續發酵?富邦投顧研究員欒佩玲指出:「去年許多大廠已開始加入MP3市場的競爭,隨著市場逐漸被分割,iPod的熱潮只能持續到第一季而已。」
去年在大家都關注iPod時,韓國專做MP3的品牌大廠iRiver,及新加坡的Creative公司推出的MuVo品牌的MP3等,皆推出功能不輸iPod的MP3產品,而新力與微軟這些傳統品牌大廠看到數位音樂市場大餅變大,也在去年加入數位音樂戰局打算分一杯羹,今年MP3市場將會興起群雄爭霸的局面。欒佩玲也強調,未來投資人對台灣的iPod概念股應改採保守態度。
競爭加劇/下游廠商毛利率將愈壓愈低
再者,近來市場上也傳出專做連接器的興櫃股良維科技也接到iPod訂單,多少反映出隨著iPod銷售量大增,蘋果需要的合作廠商也會愈來愈多,協力廠商的毛利率將可能愈壓愈低。
熱賣效應/正崴、今皓、同協營收走高
iPod在全球暢銷,台灣相關的零組件廠商多少也跟著荷包滿滿。去年年中即傳出拿到iPod訂單的正崴,根據正崴代理發言人劉德斌表示,在傳出接獲iPod訂單的二年前,即與蘋果電腦有合作。正崴可說是受惠蘋果電腦iPod最早也最多的廠商。
雖因簽約保密協定,正崴對iPod的產品營收不做任何回應,但正崴去年七月營收十五.四八億元即創下當時歷史新高,八月更達十八.六一億元,九月營收突破二十億元大關,十月達二二.四八億元,連續四月營收刷新歷史新高,十一、十二月也有二十億元以上的營收。對照iPod的銷售量,其實不難看出,正崴營收大增的最大功臣便是iPod訂單。
而在去年九月傳出接獲iPod訂單的今皓,與正崴並列iPod兩大連接器供應商,相對也從iPod訂單受惠不少。今皓雖在去年受新台幣波動影響認列不少匯損,但在營收上仍逐月創下新高,從九月營收一.一四億元,十月一.三二億元,十一月更達一.六五億元,與去年上半年平均每月約七至八千萬元的營收相比,iPod訂單的貢獻確實不少。
至於沖壓件廠同協在去年下半年的營收也是後勢走高。同協在八月營收僅四千三百萬元,九月即創下五千六百萬元新高,十月之後更站穩六千萬元大關,在iPod銷路旺的情況下,同協也沾到iPod的福氣。
訂單挹注/外資調高華碩今年獲利展望
蘋果電腦為持續iPod的熱潮效應,搶下更多市占率,在今年初又推出iPod shuffle及Mac Mini等產品,希望能夠延續iPod已掀起的熱潮,繼續降價擴大占有率,這兩項新產品的訂單分別交由代工大廠華碩及鴻海。
摩根大通(JP Morgan)、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等外資也看好未來iPod shuffle的發展,皆相繼調高華碩今年獲利預估值,並將華碩目標價上調至一百元。摩根大通更表示,儘管組裝利潤不高,但因MP3市場需求成長幅度仍大,預計對華碩今年及明年的營收貢獻度約可達三%、五%。
不過,儘管iPod在去年大紅大紫,今年蘋果推出的iPod及系列產品能否持續發酵?富邦投顧研究員欒佩玲指出:「去年許多大廠已開始加入MP3市場的競爭,隨著市場逐漸被分割,iPod的熱潮只能持續到第一季而已。」
去年在大家都關注iPod時,韓國專做MP3的品牌大廠iRiver,及新加坡的Creative公司推出的MuVo品牌的MP3等,皆推出功能不輸iPod的MP3產品,而新力與微軟這些傳統品牌大廠看到數位音樂市場大餅變大,也在去年加入數位音樂戰局打算分一杯羹,今年MP3市場將會興起群雄爭霸的局面。欒佩玲也強調,未來投資人對台灣的iPod概念股應改採保守態度。
競爭加劇/下游廠商毛利率將愈壓愈低
再者,近來市場上也傳出專做連接器的興櫃股良維科技也接到iPod訂單,多少反映出隨著iPod銷售量大增,蘋果需要的合作廠商也會愈來愈多,協力廠商的毛利率將可能愈壓愈低。
美林證券副總裁曾醒吾說:「儘管iPod在全世界熱賣,目前台灣受惠的只有組裝及零組件廠商,但是這些純組裝及零組件廠商的毛利率仍然很低,在營收上及實際意義上不見得有很多影響或貢獻。」
曾醒吾也建議投資人說:「嚴格來看,iPod就像是大家去追逐的新產品,可以跟Sony當時推出PS2遊樂器相比,同是新潮流的產品,但未來投資人仍別只光看概念股,還是要從基本面著眼。」
過去一年,台灣iPod概念股受惠於iPod熱銷,營收繳出亮眼的成績單,但隨著其他大廠介入MP3的戰局,今年及未來iPod效應能否持續,投資人仍有待觀察。(本文轉載自今周刊4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