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年台灣代工大廠毛利率降到八%以下,仁寶率先做了不願在這樣的低毛利下接單的宣示,開啟了產業即將蛻變的內容——客製化、高毛利、走分眾市場的產業,將取代全球量產化的產業,這是對台股內容的興奮轉折,也許明天不再遙不可測。
這是台灣產業發展的大轉折,它融進了研發、創新,也宣示了數位家庭時代的產業內容將脫離全球統一標準規格的PC產銷模式,深度(分眾化)將取代廣度(全球化),我對於歐洲,尤其新加入歐盟的東歐國家在幣值及原材料漲升所推動的購買力大增下,其所形成的獨特分眾市場特質,無論是新蓋廠房或建置基礎設備,都給了台灣超大商機。
而該分眾市場中社會結構的封閉特質,美國大品牌不一定有優勢,客製化及當地化需求將在歐盟區為台商組架數不盡的舞台空間,歐盟二十五個會員國人口四‧五五億,面積四百萬平方公里,區內購買力近十二兆美元(美國為十兆美元、人口二‧九億,日本為四‧五兆美元、人口一‧二億),是繼中國(人口十二‧九億、購買力一‧二兆美元)及印度(人口十‧六億、購買力五九八九億美元)後,全球第三大人口居住地。
舊歐盟十五會員國中最窮的希臘、葡萄牙,每人年購買力為一二八○○歐元、一二五○○歐元(台灣○四年估約一一○○○歐元),都比台灣富有,在新歐盟二十五國中仍有七個君主立憲有國王——比利時、英、丹麥、盧森堡、荷蘭、西班牙、瑞典,二十種官方語言,盟內的每一條法規都必須翻譯成二十種語言,加上超過十種以上的宗教信仰,這樣的特質代表了不同的人民、生活習慣之複雜,為客製化產品銷售提供了環境。
再從歷史的情境分析,二十五國中購買力最大的德國(人口八二二○萬、面積三十五‧六九萬平方公里、購買力二‧四兆美元)、英國(人口五八八二萬、面積二十四‧四一萬平方公里、購買力一‧七兆美元)、法國(人口五八五○萬、面積五十五‧一六萬平方公里、購買力一‧七兆美元)幾乎占了歐盟的一半,而該三國所導引出的歷史恩怨,則會更加對台灣產業有利。
西元八○○年,法蘭克人查理曼四十八歲(Charlemagne 西元七四二至八一四年)建立了東自多瑙河、西到大西洋、南起義大利、北到北海的查理曼帝國,查理曼大帝死後,三個孫子於西元八四三年將帝國三分成為今天的德、法、義大利三國,該三國同一血緣理應相親,但進入中世紀後期神聖羅馬帝國沒落,爆發了新教與天主教的對立,於西元一六一八年至一六四八年發生了歐洲主要國家全部捲入的神聖羅馬日耳曼帝國內戰,大規模壁壘分明之群體戰爭,埋下了今日歐盟各國不同生活作息的火苗,史稱為三十年戰爭(宗教戰爭)。
它是歐洲史上第一次對立集團間爆發的歐洲大戰,由奧地利、西班牙、德意志天主教、羅馬教皇、波蘭等天主教組成的聯盟,對上由法國、丹麥、瑞典、荷蘭、德意志新教、英國、俄羅斯組成的新教聯盟的毀滅廝殺,直到一六四八年終戰,取得勝利的新教聯盟中法國取得歐洲霸權,瑞典取得波羅的海霸權,荷蘭、瑞士獨立,德意志則遭到徹底的摧毀(仇恨埋下了一、二次世界大戰侵略的火苗),英、法正式結怨也從此開始,兩國人民千古恩仇成了揮不去的夢魘,而其他征戰各國也進入了「絕對主義」內容:每一國都想擴大領土,合縱連橫弱肉強食的紛亂內容,像極了中國的春秋戰國(西元前七七○至前二二一年)。
三十年戰爭中,法國大肆摧殘德意志,埋下了法、德百年不消的仇恨,西元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日普魯士的大元帥呂歇爾(西元一七四二~一八一九年)與英軍統帥威靈頓將軍(西元一七六九~一八五二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附近的滑鐵盧一役徹底擊敗拿破崙(西元一七六九~一八二一年),粉碎了法蘭西帝國大夢,再加上法國控有歐洲最大鐵礦區——洛林(位於比利時、盧森堡、德國交界處),德國握有歐洲最豐富的煤礦區——魯爾盆地(該區為德國最大工業區),兩國為工業資源又展開一串仇戰。
西元一九一四及一九三八年的兩次世界大戰,德國又分別起兵攻向英法,真是恩怨百結,千年糾纏,非今天歐盟表相政治和諧所能化解。
而英法兩國最著名的百年戰爭,從西元一三三七打到一四五三年,廝殺一一六年,史稱為「殘殺一百年,哭聲一百年」,再加上黑死病瘟疫肆虐帶給當時英國的恐懼與怨恨,包括了當時教堂主教頻繁死亡,一件首飾換幾個工匠都沒辦法完成,法庭案件還未開審,原告被告都已死亡,新婚夫婦蜜月未完就含淚永別,百年戰爭不但給雙方人民帶來沉重災難,也因全部戰爭都在法國境內進行,此恨至今未消。
而歐洲是一個歷史文明,工業化進程都令人尊敬的地區,但也牽扯了太多我們難以理解的千古恩怨,文化宗教、生活習慣的不同內容,終於在二十一世紀產業變遷的進化過程中,給了台灣轉型的最好助力,如果美國大一統量化產品無法穿透該區特有的歷史情仇,那麼期待台灣股起,就也許是明天吧,天佑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