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交量萎縮以及進入除權息旺季下,大型股因缺乏資金動能將不易表現,具有業績的中小型股可望脫穎而出,其中又以電子次產業中的設備股,復甦最為明確。
康和證券自營部副總廖繼弘說,在經過五到八周的整理後,台股仍有創新高的機會,而在股價壓低之後,正是進行中線布局的好時機,而在這段中段整理期間,要採取何種投資策略呢?許多證券專家和法人不約而同地指出,在成交量萎縮的情況以及逐漸進入除權除息旺季下,大型股因缺乏資金動能將不易表現,具有業績的中小型股可望脫穎而出。
今年以來金融、營建資產、原物料股扮演攻堅的主流角色,三月以後,電子股中的LCD(液晶顯示器)族群和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股挾亮麗的業績,躍居盤面主流。
設備股
萬潤本益比八倍、價差可期
然而除了這些主力部隊以外,其實在電子股中仍有不少次產業,隨著景氣復甦或是產業供需情況改善,今年業績具有強勁的成長力,但股價並沒有太大的表現。近來電子股占成交比重已回升至六成以上,資金已有重回電子股的跡象,而從終端市場的買氣來看,近來電子業似乎頗有淡季不淡的情況,將有利於電子次產業股的表現。
在電子次產業中,景氣復甦最明確的應屬設備股,在下游TFT-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面板、半導體以及封裝業均大肆擴廠下,像是專攻無塵室的漢唐、亞翔以及蔚華科、豪勉、萬潤等設備供應商今年營收、獲利都有五成到一倍多的成長,但股價多未充分反應,而以股價位置和本益比來看,漢唐、蔚華科、豪勉預估本益比都在十倍左右,以封裝設備和被動元件設備為主的萬潤預估本益比甚至只有八倍,均隱含可觀的價差空間。
第二季開始消費性IC(積體電路)設計公司以後逐漸進入產業旺季,而今年美國玩具市場景氣已有好轉跡象,加上推出新產品的效益,像是凌陽、松翰、盛群今年獲利都將強勁成長。
其中松翰今年有教育性玩具IC以及數位相機控制IC兩項明星新產品,加上處分股票的投資收益,每股純益將挑戰六.六元;盛群則在小家電微控制器(MCU︶以及消費性IC皆接獲大訂單下,預估每股純益將達三.五元,而兩家公司本益比皆在十倍左右,最具投資價值。
封測股──矽格營收創新高、物美價廉
封測族群今年景氣強力復甦,雖然是各家投信必備的核心持股,但還是有漏網之魚,像是主攻消費性與多媒體IC封裝的矽格,財測預估今年獲利將成長近五成,但在法人擔憂大客戶聯發科成長遇瓶頸下,選後股價甚至一度跌破去年底的價位,不過前二月營收、獲利進度還不錯,四月開始進入消費性IC旺季,營收將可望連續數月創歷史新高,而本益比仍不到十倍,可說是封測族群中最物美價廉的個股。
主要代理銷售各種封裝材料的長華,在下游景氣熱呼呼、產品價格調漲之下,第一季每股稅前盈利已逾四元,下半年若英特爾PC(個人電腦)新規格推展順利,在高毛利的DDR2新封裝材料帶動下,甚至還有調高財測的可能,本益比同樣不高。
軟性印刷電路板──嘉聯益,本益比上看十五倍
軟性印刷電路板隨著LCD監視器、數位相機、手機等消費性電子熱賣,使得需求呈現爆發性成長,法人預估嘉聯益、台郡兩家軟板廠今年獲利均將成長一倍,而本益比都在十一倍左右,以成長股的觀點來看,中長線本益比將有上調至十五倍的機會,康和證券即設定嘉聯益目標價八十五元,台郡目標價六十六元,而嘉聯益是近來法人積極加碼的標的。
近來隨著下游需求增加,加上原料上漲刺激,PCB(印刷電路板)上游原料銅箔基板已順利調漲售價,而國內僅次於南亞的第二大銅箔基板廠台燿,除因景氣復甦的因素外,更因調高高毛利的鹵素板比重,財測預估獲利將成長九成,然而預估本益比還不到九倍,股價顯然還未反應業績成長。
整流二極體與影像感測器大廠敦南,準備多年的秘密武器CMOS模組,已順利取得兩家韓國以及一家台灣手機大廠訂單下,第二季起將密集出貨,配合整流二極體擴廠完成,營收將逐季提高,預估本益比也不到十倍。手機機殼大廠綠點第一季業績淡季不淡,而下半年光學鏡頭及汽車零件等新業務,也可望產生貢獻,今年每股稅後純益將挑戰八到九元,而由於業績成長性高,選後法人共加碼八千多張,是最近的強勢股。
銅箔基板──台燿,股價未反應業績成長
在電子業中,有不少身處高成長的產業,但產業產值不大,或是公司本身具有獨特利基的小而美公司,而在這些利基型產業中,也可發掘不少投資機會。像是連接器族群中,專攻消費性電子產品的佳必琪、詮欣、禾昌、瀚荃,由於來自手機、數位相機、PDA(個人數位助理)、光碟機等下游的需求大增,業績均明顯成長,而預估本益比皆在十倍左右,相當值得留意。
工業電腦受惠企業支出增加,相關公司今年業績普遍都有不錯的成長,像是立端往網路安全領域發展、寶晟專走生活自動化路線,都抓到了不錯的利基,今年獲利預估都將有倍數的成長。另外,走少量多樣路線的柏承以及熱敏電阻利基型被動元件的興勤,也都是典型的小而美公司。
近年來外資大量進入台灣,讓台股正式進入法人時代,而盤面的脈動則深受法人的選股邏輯影響,也讓股市生態起了很大的改變,以往活蹦亂跳的中小型股,在資金排擠效應以及法人特別重視流動性風險的考量下,若沒有突出的題材,或是處於冷門的產業,則每天成交量可能只有幾十張、幾百張,股價也可能不動如山,因此即使自去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過後,台股已經上漲二千多點,還是可以找到不少本益比只有七、八倍的股票。
在表三所列的個股中,有的是因為行業別「看起來很不起眼」,像是電腦鍵盤的群光、電源供應器的康舒、多功能事務機(MFP)的東友、窗簾的慶豐富以及IC通路業中的豐藝、茂綸、益登、●昶、詮鼎、大傳,或是「產業很冷門」,像生產工具機內部齒輪、軸承等粉末冶金件的三林粉末、生產電腦刻字機與雷射雕刻機的星雲電腦。
然而,細究這些公司,今年獲利預估都有雙位數以上的成長,甚至●昶和詮鼎財測預估獲利更有一倍的巨幅成長,但預估本益比卻僅八、九倍左右,然而,這些「被忽略的成長股」,雖然短線可能文風不動,也不是法人偏愛的標的,因此投資這類股票,可能需要有點耐性,但是只要確實繳出業績成績單,股價終有還它公道的一天,而從八、九倍本益比的超跌區間到十到十二倍的合理價位,就隱含二到四成的價差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