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三寶中,旗艦企業台塑是外資無論如何都必須加碼的標的;台化今年獲利成長最佳,但第四季本業獲利將有雜音,法人加碼可能不如先前積極;南亞上半年獲利衰退,但在電子業景氣加溫下,未來股價有機會超越台化,緊追台塑。
近幾年電子業當道以及傳統產業西移的風潮下,台灣產業結構的變遷相當迅速,未能掌握時勢所趨的企業,只有逐漸被邊緣化。相較於其他傳統產業大型股如東元、台泥僅能在票面左右浮沉,台塑三寶股價卻能高掛在五十元左右,業績也持續成長,競爭力已分出高下;主要是因為在石化業景氣低迷時斥資六千億元興建的六輕,自一九九七年陸續投產後,產生了極大的垂直整合效益。而集團的金雞母台塑石化,在煉油廠達到經濟規模後,獲利進入加速成長階段,連同麥寮電廠提供豐厚的轉投資收益,使得台塑三寶獲利如虎添翼。
電子業景氣復甦 南亞獲利轉強
就本業而言,台塑本業主要看 PVC、PE;南亞則以化纖、電子材料、塑膠製品為主;台化近年已由短纖、尼龍絲轉而以芳香烴系列的 SM、PP PTA、ABS、PC 等塑膠中間原料為主。
PVC 的關鍵原料為 EDC,而 EDC 的主要原料為氯,由於自鹽提煉氯需要大量的電力,然而因為北美天然氣大漲,連帶使得電價大漲,導致氯以及 EDC 的產量不足,預估 EDC 供需缺口到第四季將會更嚴重;因此在原料價格推動下,PVC 十月外銷報價已調高至六五○美元,預估十一月將可望超越今年三月的高點七百美元,PE 也因旺季來臨,價格將調高, 因此三、四季台塑本業獲利應可穩步走高。
南亞上半年本業獲利成長幅度位居台塑三寶之末,主要是因為銅箔基板、玻纖布等電子材料因電子業景氣低迷,價格不理想,而塑膠製品景氣也不佳。不過隨著 PC 換機潮出現,手機也在換機需求出現,與品牌大廠全力推出新款手機刺激下,銷售量將可望重現兩位數的成長。
因此在 PC、手機兩大終端需求帶動下,下半年電子業景氣將逐步復甦, 而南亞的電子事業部業績將明顯好轉。全球 EG 供給持續吃緊,南亞 EG 三廠於九月量產後,年產能由五十二萬噸提高至八十七萬噸,也將提供新的業績成長來源,加上上半年認列投資損失的南科、南亞電路板下半年獲利也將明顯轉佳,因此預期下半年南亞本業獲利的成長性,將可能是三寶中最佳。
垂直整合效益大 台化爆發力強勁
SM、PP 隨著 SARS 過後補庫存的需求, 以及 SM 原料苯供應持續吃緊,七、八月價格持續大漲, 預估台化第三季本業獲利將可續創新高,但第四季因大陸與台灣若干 PTA 新產能開出,價格有下跌壓力,因此本業獲利成長將受限。不過,台塑六輕四期擴建計畫中,台化預計投資三三○億元,是台塑三寶中投資規模最大的,而在完工量產後,預估到二○○五年,台化營收將達一千五百億元,比今年成長五成,因此台化長期的業績成長爆發力不容小覷。
除了本業以外,轉投資收益也是台塑三寶獲利的一大重點。台塑集團事業體龐大,台塑三寶各自都擁有數十家轉投資公司,不過對三家公司獲利同時具有重大影響的轉投資,只有台塑石化和麥寮電廠。
台塑石化的煉油廠第二系列於九○年量產之後,平均日煉量由十二萬桶提高至四十五萬桶,且隨石化業景氣復甦與國內油品市場占有率持續提高,九十一年與九十二年上半年稅後純益成長率分別高達一九四%與二○九%;而今年上半年台塑、南亞、台化分別依持股比率認列三十八‧四九億元、三十一‧九四億元與三十三‧二七億元的投資收益。
雖然台塑石化下半年因沒有投資抵減利益,獲利將不如上半年,加上於十月掛牌上市後,持股比率因股權分散的要求而降低,下半年台塑三寶認列投資收益將不如上半年。但台塑石化掛牌上市承銷,以台塑集團初步規畫釋出三成股權、承銷價三十五元計算,台塑、南亞、台化的釋股利益分別將達一五七億元、一一三億元與一三八億元,連同股息收益,今年台塑石化對台塑、南亞、台化每股獲利貢獻分別達四‧八元、二‧六六元與四‧五元。
台塑石化掛牌 台塑三寶雨露均霑
台塑石化對於台塑集團除了提供豐厚的投資收益以外,更重要的是在集團中扮演垂直整合樞紐地位的角色。台塑石化乙烯年產能提升至二百萬噸後,已可充分供應台塑集團旗下企業所需,且透過轉撥計價,提供關係企業每公噸低於中油合約價八十美元的低價原料,這樣的競爭力,不但使得國內二、三線塑膠原料廠節節敗退,更得以走向世界,與國際一流石化大廠競爭。
塑膠業景氣自九○年下半年谷底起算,已走了約一年半的多頭,由於一般預期在二○○五到○六年,中國大陸六大石化專區正式量產後,塑膠業景氣才會走下坡,因此目前應只走到半山腰而已,未來仍有高點。摩根士丹利即指出,台塑石化的輕油裂解廠毛利,將由目前每噸一五○到二百美元,持續提升至○五年的四五○至五百美元,因此台塑石化明年獲利仍具強勁的成長爆發力,也將持續貢獻台塑三寶豐厚的投資收益。
企業的生命周期可分為萌芽、成長、成熟、衰退等階段,如何延長成長期的壽命,並避免進入成熟期與衰退期,是每個企業掌舵者的使命。台塑三寶都是成立四、五十年,營業額數百億元以上的老牌大型企業,而要讓這三隻老牛仍然能夠保持成長的活力殊為不易,台塑集團大家長王永慶的眼光與魄力的確功不可沒。
在六輕投資高峰期已過,並成為台塑集團的金牛之後,下一階段台塑集團的成長來源,將瞄準中國大陸。面對石化原料自給率偏低的中國大陸,台塑集團擁有的麥寮工業港,將是開疆闢土的重要利器。一旦未來兩岸開放直航,六輕所生產的上游原料,可直接由麥寮運往大陸長江、珠江流域等台商密集區,透過海運運輸甚至比大陸內陸運輸還便宜,因此極具成本競爭優勢,且台塑集團也在寧波投資石化專區,以進一步掌握大陸市場。
兩岸布局優勢 外資加碼空間寬廣
透過擁有港口的戰略地位以及上下游整合與兩岸布局的優勢,台塑集團未來在激烈的競爭中,將擁有比其他大陸國營石化集團或國際石化大廠更多的競爭籌碼。除此之外,台塑集團規畫中的大煉鋼廠、汽車廠等超大型投資案, 以及 PDP 面板、電視等科技事業,也都是未來可能提供集團持續成長動能的來源。
在六輕運轉順暢並已具經濟規模之後,未來無論石化業景氣好壞,台塑三寶的獲利穩定度將大為提升,像九○年獲利大幅衰退的情況應很難再發生。而以台塑三寶加台塑石化合計一兆元以上的市值,未來外資要加碼台股的部位,台塑三寶必然是重點標的。尤其台塑三寶中,外資持股最高的台塑,持股比率也不過三成左右,相較於台積電外資持股五成以上,未來外資仍有很大加碼空間。
台塑三寶中,台塑是旗艦企業,是外資無論如何都必須加碼的標的。台化今年獲利成長性最佳,但第四季本業獲利將有雜音,因此法人加碼可能不會像之前那麼用力。南亞上半年獲利雖然衰退,不過在電子業景氣加溫後,下半年獲利成長爆發力卻是三寶中最佳,而股價卻最低,因此未來股價將有機會超越台化,並緊追台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