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春以來,轟動全球生技界,至今仍持續發酵的一個重大事件,就是美國生技大廠英克隆系統公司( Imclone Systems )因新藥上市申請遭 FDA (美國藥物暨食品管理局)駁回補件,所引發的一連串重大爭議。這起事件不但動搖生技投資者的信心,更讓不少人擔心此案恐會成為「恩龍案翻版」。
原本,英克隆預計最快可以在今年五月推出這項預期會熱賣的新產品,如今,遭到 FDA 退件,上市時程因此勢必得被迫延期六個月以上, 也就是明年第一季才可能上市, 這麼一來就給了其他競爭對手如阿斯特捷利康藥廠( Astra Zeneca)和 OSI Pharmaceuticals 機會,後者快馬加鞭推出新型抗癌藥, 爭食數十億美元的市場大餅。
英克隆新藥沒有被 FDA 接受,當中隱含了不少問題, 而這也釀成了投資大眾對英克隆的信心每下愈況。首先,依據《生物世紀》雜誌的報導,英克隆被懷疑是「欲速則不達」,原因是為了新藥能快速上市,英克隆依據較小規模,只做了一百二十名癌症病人的臨床實驗,就提出研究報告,樣本人數只有一般其他藥廠類似實驗的一半左右。
其次,FDA 也認為,英克隆在臨床實驗所呈現出的資料與數據,可能有違背誠信原則之嫌,值得關切。 根據 FDA 實地調查發現,有二十多名病患在實驗過程中逝世,不過,在英克隆的報告中卻只提到四人,雖然癌症病患可能因各種因素而在實驗階段去世,是業界普遍接受的事實,但英克隆的報告與實際數據的差距,讓人起疑。
另外, 英克隆執行長華爾沙克( Samuel D.Waksal )在新藥被駁回後,曾告訴投資人,英克隆只是文件沒有備齊,補件後問題就會解決,但華盛頓出版的《癌症信息》( Cancer Letter )取得 FDA 發給英克隆的函件影本, 卻發現 FDA的要求不僅如此,顯示華爾沙克面對投資人的質疑,說明不夠明確。
而引起最大爭議的部分,則是早在新藥被打回票的「利空」消息發布前一個月,英克隆的高階主管及顧問就在股價高點出脫自家股票,賺進數億美元。再加上英克隆也事先貸款鼓勵各中、高階主管去買股票,雖然英克隆宣稱這是給員工福利的「股票選擇權」,以打折的方式讓員工進行投資。不過這種方式,更增加外界疑惑。
除了英克隆被美國官方點出「誠信」問題外,此案還有另外一部分的疑雲,就是必治妥施貴寶公司所扮演的角色。
前年夏天,必治妥施貴寶考慮投資英克隆,但在評估經濟效益後,打了退堂鼓。一年後, 必治妥施貴寶歷經兩種新藥失敗, 又喪失治癌藥 Taxol 和抗焦慮藥BuSpar 的專利保護,遂決定和英克隆攜手合作。 當時,必治妥施貴寶付給英克隆二十億美元投資研發與行銷費,創下製藥公司為單一藥品付給生技公司的最高金額。
如今,此案爆發,兩家公司股價都應聲下跌,雖然必治妥施貴寶宣布,會設法重新調整這樁交易,但華爾街分析師預測,英克隆應該會拒絕這個要求。究竟必治妥施貴寶有沒有「買貴」,見仁見智,只知道英克隆有不少高階員工,過去是在必治妥施貴寶上班,因此這一群人在此交易案中的角色,有關單位正積極了解。
自從英克隆案爆發之後,美國官方、生技業界與投資人都在反省,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件遠在台灣的我們,從這個案子中,又能學到什麼呢?最被眾人談論到的便是上述所說的「誠信」原則。公司想要永續經營,誠信非常重要。
在生技領域,我們可以觀察到,有些生技公司的臨床實驗即使有問題,也不會直接向大眾宣布,因為只要一有消息走漏,就會立刻影響股價,既然臨床有問題,面對投資人的詢問,遊走於法律邊緣的生技公司,常常會端出一種藉口:「目前樣本還不夠多,還要再靜待觀察,等樣本足夠,實驗數據更完整了,就一定會有具體的結果。」
這樣的藉口表面上聽起來很合理,由於公司並沒有表示此藥有效,所以,稱不上是「說謊」,不過,不坦言臨床實驗遇到難題,延宕不前,讓投資人還懷抱著希望與夢想,其實,還是不夠誠信。
生技公司不夠誠信,個人認為,投資人多多少少要負起一些責任。怎麼說呢?
原來,每當生技公司宣布某一新藥可能在臨床上遇到問題,股價總是大跌,投資人的反應如此迅速,有如驚弓之鳥,根本就忘了也許此藥可能在臨床上不順利,但該公司還是有其他產品正在研發,仍有其他有價值的專利或技術平台,光憑單一藥品是不是通過 FDA 認可,就來論斷股價,並不是非常公平。 迷信明牌的心態,不重視透徹了解的投資人,造就了不得不遊走在誠信邊緣的公司,最後吃虧的還是投資人。
也難怪,儘管美國規定生技公司要定期向大眾報告新藥研發進度,但從來沒有人會說自家藥物無效,就算實驗真的已經停滯了,也是對外宣稱:「還要再等個幾年,才會有結果出現。」通常必須透過私下打聽,才能知道實情,不然,就是等到學術會議上,有學者提出問題,才可能露出馬腳。
投資人必須要了解,即使新藥被駁回,並不是永無翻身之日,如真有其醫療效用,原則上後續還是有可能順利上市。 因為 FDA 本來就很少馬上許可,而會提供許多意見來回討論,深入了解確認後,才發許可證。此外該藥的市場有多大,是一千人,還是一千萬人,對病人有效的範圍是多大,是一○%,還是三○%,有沒有其他副作用,都是進行投資時應注意的關鍵因素。
最近,FDA 通過了一個新案件,是治療關節炎的,而該藥也只能使三分之一的病人減輕二○%的疼痛症狀,可見,只要能減輕病痛,不管是二○%,還是三○%、四○%,都算是有效的藥物,目前尚沒有一種藥是可以百分之百治療好所有病人。
我們從來不敢跟投資人保證:「我們所從事的新藥研發,一定能百分之百有效。」每當研發進行到某一階段,我們就會主動向股東說明:「還有多少風險,不見得能百分之百成功。」因為唯有能夠承擔風險的夥伴,才是值得同甘苦共患難的合作對象,也才享有數十倍甚至百倍獲利的機會。
從英克隆事件發展至今來看,美國各界的反省又快又深,有些生技類股還因此稍有跌勢,不少人也紛紛懷疑:還有哪些公司是騙人的?但仍有四百多種新藥正處臨床測試,高於去年同期的三百六十九種,其中有三分之一處於人體實驗的最後一個階段,競爭之激烈,可以預見未來的生技產業熱鬧滾滾情境。
因此,投資人也要更耳聰目明,挑選適合的投資標的,不管是名人及媒體吹捧的大明牌,還是猛放利多的明星公司,記住,千萬不要隨人起舞,只聽信片面消息,就下投資決策,別忘了還是要多看、多聽、多比較。
(林榮華為台醫生技董事長暨執行長,電子郵件為 rhlin@abgenomic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