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投信最近來了一位新的總經理||黃李越,這個名字對證券界而言應該不陌生,他縱橫券商及投信十六年了,他可以細數投信如何從無到有,就像是一本活生生的金融服務業史。這是黃李越第二次回到台灣投信,他說,希望可以在台灣投信待到退休。
證券界資歷深厚 多家公司「走透透」
當時只有三十多歲、年輕氣盛的他,在建弘待了三年就離開,轉到元大證券擔任業務副總;二年後,他以要移民加拿大的理由離開了元大,沒多久,也就是民國七十七年開放券商的設立,在威京小沈的力邀之下,回台協助小沈籌設京華證券。但是又再一年多後,他又自創了李越投顧。在李越投顧的日子裡,黃李越說由於他專精於券商經營及合併的議題,並且全省走透透,致使他深入了解全台灣券商的生態,也開始比較側重證券產業的研究。
民國八十一年第二波開放投信,他與舊識也是立委的高育仁,以及威京小沈共同合作成立京華投信,這是黃李越再次與沈慶京復合,由高育仁任董事長,小沈任副董事長。三年後,他又再次離開京華。
八十四年,黃李越加入了台灣投信,但是八個月後,因為與內部高階主管理念上的差異,使得他又離開了台灣投信,來到金鼎證券擔任總經理,協助當時具立委身分的董事長張平沼。一開始,黃李越確實將金鼎證券的績效帶上來了,但是在張平沼決意要介入中興銀行、美式家具等公司之後,黃李越又在與老闆經營理念不同的情況下,辭去了金鼎的工作。起初張平沼強力慰留黃李越,請他轉任金鼎投顧的董事長兼總顧問,但是半年後,黃李越還是離開了金鼎集團。
離開金鼎後,黃李越一度對投信及證券市場相當灰心,有種不如歸去的感慨,於是他決定離開這個複雜的市場,回到產業界發展。當時也正好透過朋友的引介,希望黃李越幫忙,於是黃進入了所謂三 K 產業的美力堅精密工業任職; 由於一直無法忘情於金融服務業,加上台灣投信董事長吳東賢的極力邀請,同時美利堅的管理制度也上了軌道,所以黃李越又離開待了將近一年的產業。黃李越說,除了管理外,對於電子這麼專業的產業,他完全外行,階段性的任務也達到了,所他決定重作馮婦,再回到台灣投信。
元大、京華合併 感受深刻
離開了一段時間後,再回到投信界,黃李越認為,投信界的環境真的不一樣了。現在慢慢漸入佳境,不僅小額投資人可以接受共同基金這樣的理財模式,過去投信界換單、交換持股的惡習也比較少了。投信也從原本四家老投信聯合壟斷的時代,到十一家形成殺戮戰場,再到完全開放,純外商的投信也進來了,人才、市場都慢慢趨於正常化。至於會回到台灣投信,黃李越說,基於吳東賢的為人外,以新光集團的力量,如果整個動起來的話,潛力必定無限。
黃李越十六年的證券市場生涯中,歷經建弘集團的洪敏弘、京華的沈慶京、元的馬志玲,以及金鼎集團的張平沼,特別是威京小沈、馬志玲及張平沼,都是市場資歷既久、行事風格又鮮明的老闆,黃李越這麼一位專業經理人如何跟他們相處?他說,至今還是跟這些老闆保持良好的關係,過去雖然因故離開,但是有的是因為個人的生涯規畫,有的則是針對經營理念上的落差,但是都與老闆個人沒有關係。
出身於台南縣黨外政治世家,哥哥是曾任監察委員的黃越欽,姊姊是電視名嘴黃越綏,唯獨黃李越遠離政治,走向金融服務業這一行。也許因為家庭背景的關係,黃李越有著喜歡交朋友的四海個性,社團經驗頗為豐富,包括扶輪社、建言會、牛會,以及「先生在台協會」(妻兒在美)等,是一位相當活躍於商界的人。
黃李越自認自己是個脾氣很強的人,相當嫉惡如仇,自己看不慣的事情,一定不能忍受,「好在這些老闆都還能夠容忍」。不過,他說,這幾年下來,對許多事情已經不再那麼堅持了。如今,面對過去曾付出不少心力的元大與京華這兩大證券公司的合併,黃李越坦承心中有無限的感慨。
「證券這個行業,會讓人覺得自己很專業。」黃李越意有所指地說,經營權和所有權如果能夠分開的話,經營者才是永遠的贏家。「老闆或許很強勢、也很有本事,但是自己當家的風險還是相對地高。」他舉例說,國外的公司股東制度相當完整,董事長都是由專業經理人擔任。不過,東西方的大環境不同,他並不求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開,畢竟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部分,「企業主如果能夠尊重專業經理人,才會成為市場的贏家」。
江湖走久了,膽子練小了
回頭看看台灣金融服務業的環境,黃李越認為投顧這個行業發展得最畸形,既然開放了,卻又拔掉投顧最主要的代客操作業務。證券界則是每次出事才會被報導,早年外界對於證券界的觀感是「上午賭黑板、下午賭紙牌、晚上打麻將」,被認為一種投機行業,別人聽到他在號子上班,第一個反應就是在炒股票,印象相當不好,他就是在這時候踏入股票市場。雖說台灣股市已經從蠻荒時代進步到了現代,黃李越還是遺憾主管機關角色的混淆,一下子要嚴格把關,一下子又完全開放,造成資源重複浪費。
再度回到台灣投信,黃李越的態度相當低調,雖然在四月十一日交接,但並沒有大肆宣揚的動作,至於原總經理林建鋒則轉到台灣投顧任職,為代客操作業務的開放預作準備。對於未來,他已經做好了周全的規畫,準備調整公司組織,並且親自出馬掌舵市場行銷;他認為,雖然台灣投信旗下基金的整體績效表現都能夠維持在前四分之一排名,成績不錯,但是規模始終大不起來;在規模無法擴大情況下,公司盈餘就沒有辦法增加。基金研究團隊實力不錯,但是在行銷策略上沒有掌握多頭行情,以至於小額投資人有限,顯得有點「孤芳自賞」,相當可惜。
對於投信而言,穩定性強的定期定額投資戶才是投信賴以維生的根本,每一家投信無不卯足勁吸引小額投資人的加入,台灣投信現在有了操作的成績,再來就得努力增加定期定額的客戶了。黃李越表示,台灣投信旗下基金不僅要在績效上超越過去,未來還要做市場區隔,分流行產品以及債券型的策略性產品,並且加強代客操作的能力。他也準備橫向串起整個新光集團的資源,包括新光人壽、台新銀行、台灣投信等資源,整合為全方位的理財服務,相信新光集團的爆發力會很強。另外,人力資源的培育是不可或缺,也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基礎。
由於在大多頭時期進入證券市場,黃李越也曾經玩過股票,只是由於工作忙碌的關係沒時間看盤,致使許多股票都套牢了。自認自己沒有偏財運,所以黃李越說他現在很認命,只做保守的基金及部分未上市公司的股票。他形容自己現在是「江湖走久了,膽子練小了」。
細數黃李越縱橫台灣股市十六年的時間,來來去去於許多企業間,曾經大鳴大放,也曾經黯然失落,每個企業待的時間少則不到一年,多則三年;此次黃李越回到台灣投信,外界還是抱著觀望的態度來看待他的回鍋,真的能像他所言的做到退休,大家就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