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錢人投資,8成放在固定收益」、「台灣是高配息基金聖地」…。國人瘋配息型商品,已不是新鮮事,主要是因台灣人投資屬性保守居多,且特別偏愛保本配息等投資商品,例如債券型基金、具有配息或是生存還本金等商品,來做為自己創造穩定現金流的工具。
不過,由於金管會整頓壽險業者,未來高儲蓄型的保單,恐怕將絕跡江湖。對於保守型投資人,少了高儲蓄型保單這項選擇之後,若還是想以低風險、未來能固定領一筆收益為考量的話,資金該何去何從呢?
市場有一派專家說法,認為ETF〈指數型基金〉就是另一個選擇,但要提醒民眾的是,儲蓄險和ETF投資風險屬性並不相同,儲蓄險有點類似銀行定存概念,若放滿期不解約的話,基本上本金是不會損失的;但ETF投資就不一樣,有流動性、股價波動和系統性等風險,風險承擔程度肯定是高於儲蓄險。
因此,原本買儲蓄險的民眾,以風險屬性來看,最好的替代商品其實是定存,至於ETF的話,則會比較適合願意承擔投資波動風險的民眾,其中若是以固定領配息、股息為目標,則可留意配息型的ETF。
台灣前十大配息ETF出列
平均殖利率最高是這檔!
一般而言,配息型ETF主要可分成股票型、債券型與不動產投資信託型(REITs)等,配息頻率有一年配、半年配、季配息,或是額外排定配息時程等區分。
例如元大高股息(0056)為一年配;元大台灣50(0050)為半年配,即上半年和下半年各配一次;富邦美國特別股為季配息;額外排定配息時程的則有富邦公司治理ETF,為6月底及10月底各一次。
觀察目前台灣ETF上市檔數將近200檔,過去曾有配息過的ETF共有65檔,其中有將近50檔為近三年才成立、配息。
所以若拉長時間來看,想挑選成立至少7年,且年年都有穩健配息的ETF,會發現總共有10檔,是民眾可以留意的,分別為:元大高股息(0056)、富邦台50(006208)、元大MSCI金融(0055)、永豐臺灣加權(006204)、元大台灣50(0050)、元大台商50(0054)、元大電子(0053)、元大中型100(0051)、元大MSCI台灣(006203)以及元大富櫃50(006201)等。
其中,進一步發現近7年來,平均現金殖利率最高的一檔ETF為元大高股息(0056),這檔ETF主要是挑選未來一年預測現金股利殖利率最高的30檔股票為成分股,觀察該檔持股明細包括技嘉、美律、南亞科、英業達、台泥、京元電子、兆豐金、中信金等。
配息ETF怎麼挑?
留意五件事
若是退休族,想打造被動收入,固定領配息,配息ETF確實是個選項,但投資人要注意的是,配息的股利所得是要被課稅的〈股利所得報稅,有合併課稅或分離課稅兩種選項〉。
台灣ETF投資學院創辦人李柏鋒表示,若投資人可以接受股利被課稅而想要挑選配息ETF的話,建議留意五件事:
第一、觀察該檔ETF過去的配息狀況;第二、觀察平均現金殖利率;第三、考量持有的成本;第四、流動性,第五、基金規模。
其中,持有成本部分,則可觀察ETF基本資料中的管理費和保管費等。因部分高報酬的ETF,整體管理成本也比較高,例如元大高股息(0056)雖然平均報酬率高於元大台灣50(0050),但其管理費0.4%,也高於台灣50的0.32%,加上元大高股息持股調整頻率,也高於台灣50,若長期持有,整體的總成本有可能侵蝕掉部份報酬率和複利效果。
另外流動性部分,則可觀察該檔是否有足夠的成交量,若沒有足夠的成交量,會產生流動性風險,即買到一定數量後賣不出去,或者突然有資金需求時被迫賤賣,不利於投資人。
再來基金規模,也是考量的因素之一,若ETF規模在配息前後急速膨脹,則可能會稀釋掉既有收益人的收益,這部分也要多加留意。
配息ETF操作心法
配息再投資、保留現金
整體而言,李柏鋒認為,配息型ETF操作上,比較適合長線投資,最好是定期定額投入,且務必「配息再投資」,才能發揮複利的最大效果。
此外,他也提醒,投資人要留意資金的運用方式,不要把整筆錢全都投入配息型ETF,手頭也要保留現金。
因觀察ETF配息的狀況,以元大高股息(0056)來看,雖然過去近7年來平均現金殖利率是4.66%,但每一年的配息狀況不一定,最低現金殖利率僅3.61%,而最高曾到5.67%。
「有時今年配的少一點,明年就會再補回來,所以建議投資人要保留資金的運用彈性,當配息不如預期時,至少手頭還有現金可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