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日前先拋出增課「富人稅」的概念,今(5/31)天則宣布更具體的初步規劃,瞄準台灣前1000名繳稅大戶,希望他們每人能額外多繳1億元以上的所得稅,但這個「劫富濟貧」的方案真的可行嗎?
郭台銘身為台灣首富,這次宣布有意願角逐2020年總統大選,許多民眾一邊期待「企業家治國」能為台灣帶來更多財富,一邊也擔心「財富分配」的問題,深怕賺大錢的背後只有企業主、老闆受惠,一般民眾還是得過苦哈哈的日子。
為了解決民眾的疑慮,郭台銘日前拋出想課富人稅的議題,今天提出更具體的方案,表示初期構想為列出台灣前1000名繳稅大戶,讓繳稅金額排名第1名到第100名者,除了原來應繳的所得稅以外,每人再增繳3億元。
郭台銘舉例指出:「如果我個人要繳30億元的稅,我又在前100名的排名內,對不起,我還要再繳3億元。」
以此類推,繳稅大戶排名第101名到第500名者,每人要另外多繳2億元;排名第501名到1000名者,則應該增繳1億元。這樣算起來,台灣光靠這1000人的貢獻,就可以多收到1600億元的稅收,郭台銘表示,首先做到了增加稅基、把餅做大後,就能考慮去補貼軍公教或給地方政府多點稅收去分配。
另一方面,郭台銘也讚賞美國總統川普為中產階級減稅的作法,並表示:「我希望將來能讓受薪階級盡量減稅,讓上面收入多的老闆、做生意的人多繳點稅。」
儘管這套「劫富濟貧」的規劃聽起來相當有新意,但一位不願具名的會計師分析:「究竟這1000人他們所得稅繳了多少、稅額差距多少沒有人知道,如果用『定額』的方式去增稅,恐怕會讓這份美意成為『懲罰條款』。」
該名會計師解釋,如果台灣前100名繳稅大戶彼此間應繳所得稅金額差距很大,對原本要繳100億的人來說,多繳3億元可能還能負擔,但要原本繳50億的人多繳3億元,負擔就大很多,因此最佳的方法應該是用「稅率」去調整,而不是用「定額」去看。
此外,高所得者所得來源不同,有些人是薪資、有些人是苦力所得,量能課稅儘管是一個對的想法,但應該用更公平的方式進行,「定額」增課富人稅並不是最好的方法。
該名會計師分析,像過去台灣最高所得稅率曾經一度增加到45%,就是類似這樣的概念,因此透過調整所得稅率來做可能是比較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