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大入口網站(網易、新浪、搜狐)也直接受到今日頭條、趣頭條、抖音瓜分用戶流量衝擊。網易排名從五十七名掉至六十五名;新浪則從三四八名退至五三一名;沒有擠進一千大企業排行榜內、在美國上市的搜狐,過去一年市值則大幅縮水四二%。
針對此現象,熟悉大中華區網路產業的創投業者心元資本執行合夥人成之璇解讀:「中國網路業正進入『下沉』與『裂解』的階段!」她進一步分析,「一、二線城市的市場已經顯得飽和又擁擠,逐漸紅海化,所以諸如拼多多與趣頭條,以三、四線城市消費者為目標顧客,反倒展現更強的成長性與未來性。」
「裂解,則是中國網路刻正發生去中心化,商業模式不斷推陳出新,因此才會有美團點評、今日頭條、趣頭條等新公司,長江後浪推前浪,讓既有的網路老大哥如百度、京東等坐立難安。」她如是說。
新創媒體強勢來襲
直播平台竄起改變未來消費模式
到底這些中國新興網路企業的運作方式為何?又是如何改變一般老百姓的生活?或許能從天福茗茶副總李尚儒身上看到縮影。李尚儒是台灣南投人,大葉大學畢業後,考取中國天津南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班,拿到學位後就在中國成家立業。天福茗茶系出台灣的天仁茗茶,目前已在中國開設一千二百多家門市,股票則在香港上市。
李尚儒習慣透過手機瀏覽今日頭條的新聞。他說,今日頭條的App很「神」,會根據用戶的喜好推播他感興趣的新聞,像是他特別關注茶葉知識、茶產業、茶產地動態,以及行銷與財經方面的新聞,他手機上的今日頭條就是這麼「剛好」,老是會出現他最感興趣的新聞,讓他很難不去滑它。
天福茗茶也老早就抓緊電子商務趨勢,產品在淘寶、京東等均有上架。但李尚儒指出,近來公司行銷高層特別關注抖音,還花了一筆不小的錢,請廣告公司拍了幾支介紹天福茗茶承包的高速公路休息站、茶博物館、茶葉與茶點加工廠等短視頻,放在抖音上,企圖吸引年輕顧客。
李尚儒透露,天福茗茶正與阿里巴巴合作一個線上線下整合的新零售案子,已在杭州分店試辦。他解釋,若到杭州出差,老闆突然打電話吩咐要買一罐西湖龍井送給客戶,就可以打開阿里電子地圖,找到離他最近的天福茗茶據點,點擊進入後,透過「叮叮」即時通訊軟體(類似蝦皮的「聊聊」功能),與店員互傳訊息,了解西湖龍井的存貨狀況與價格後,再透過「美團外賣」或「餓了麼」等外賣業者馬上送貨到指定地點,再用支付寶付錢即可。
「杭州的試點,讓我們吸引到許多年輕客層,讓原為客層老化問題所苦的我們,看到一絲曙光!」李尚儒說道。在線下與線上整合趨勢成形後,天福茗茶實體店展店非但不縮手,還更加積極,天福茗茶董事長李瑞河對外宣示,計畫五年內在中國要展店至五千家!
對此趨勢,協助台商在中國拓展市場多年的外貿協會駐上海首席代表張企申直言:「不懂中國網路業結構與環境的話,產品根本別想進入這個市場!」他指出,中國人民依賴手機或網路進行消費、物流、金流、資訊流的程度之深,身在台灣的我們根本難以想像,「台商所習慣的一切都要砍掉重練,具備新思惟,才有機會在此立足!」
他進一步解釋:「中國網路生態已進入三.○階段。」在他的解讀中,以「比價」為核心思惟的淘寶是一.○;與供應商分享數據的天貓、京東等平台,可稱為電商二.○。「但二.○也不夠看了,抖音、虎牙的直播平台竄起,商品藉由網紅與名人推薦,一方面擺脫殺價紅海,同時也建立起產品忠誠度,這個三.○正有逐漸變成主流之勢!」
在中國參與過數個重大成功新創事業,如無人機霸主大疆、IC設計業者博通集成等案的普訊創新董事長初家祥觀察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拍板的上海科創板即將成立,未來將對中國諸如新零售、人工智慧、智能製造、半導體、新能源等產業起著加速與領頭作用。「有市場與資金後,中國就能吸引更多人才,讓技術加速到位。」據他判斷,「第一批在上海科創板上市的企業,可視為是中國產業升級的重要指標。」
一個質變的中國,或許過程中有陣痛、需要付出代價,但勢必造成既有產業與商業模式的崩解與重生。唯有了解中國未來,才能掌握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