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的女兒曾御慈,她是在回家的途中…她正值青春年華,是未來價值無限的優良醫師,但是她…就是因為被酒駕(駕駛撞),而離開了我們,這樣的悲痛,除非你有經歷過,否則你是無法體會的,五、六年了,我每天舔著傷口在過日子。」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理事長陳敏香語帶哽咽地說著。
陳敏香的女兒曾御慈,是柯文哲的學生,2013年5月遭酒駕闖紅燈的一名業務員撞擊後,即便柯文哲當時指揮急救,最後仍宣告不治,柯文哲也在此事件後,成立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而陳敏香為該協會理事長。
或許是因為自身經歷的痛,陳敏香近年來積極投入宣導活動,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每年12月都會邀請各界參與「酒駕防制宣言簽署活動」,今(2018)年已邁向第五年,參與的社團與企業高達近300家,這次協會號召醫療、警察和消防共41個單位響應「零酒駕目標元年啟動」的行動。
「我們都知道,醫療、警察和消防的同仁,曾經是直接或間接被酒駕的受害者,他們有可能在執行勤務的時候受到傷害。」陳敏香說,救人、救命為他們的志業,很值得我們尊重,他們面對層出不窮的酒駕事件,因為在第一線,所以為這樣的慘狀深感悲痛,因此大家一起站出來呼籲「酒駕零容忍,要珍愛生命」。
陳敏香也沉痛地表示:「我們都知道酒後不開車,但為什麼每天還是有很多酒駕新聞,因為很多人都不重視,我們今天站出來,就是要呼籲酒駕零容忍,國人不能再忽視、縱容,因為生命是無價的。」
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純粹從經濟的眼光來看,根據研究推估,每增加 1 位車禍死亡的民眾,社會成本增加約 1600 萬元;每增加 1 位車禍受傷的民眾,社會成本增加約 100萬元。若進一步統計,2012至2016年這5年來因飲酒造成的交通事故,死傷人數超過11萬人,付出的社會成本增加金額,高達1647 億元,皆由全民買單。
另單從臺北市因酒駕事故造成的死傷人數來看,從2015年的90人,下降至2017年的75人,呈現逐年降低,意味著酒駕違規取締的確有嚇阻作用。
柯文哲說,酒駕發生車禍最頻繁的時間點,落在12月至隔年的2月,因聖誕節、跨年等聚會活動多,所以現在就是酒駕危險期。他也呼籲,現在到明年2月,聖誕、跨年、尾牙、春酒聚餐飲酒時,絕對要勸阻同桌的親友,不可以駕車,請幫他叫車或送他回家。
台灣外傷醫學會理事長簡立建表示,除了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之外,也要更進化成「酒前不開車」,很多人喝了酒之後,就什麼都不知道。簡立建強調,酒後一定要找代駕或找人接送,讓大家開開心心渡過年節晚宴,也要平平安安地回家。
而響應2019年零酒駕目標活動的單位,除了醫療、警察和消防界之外,還包括今周刊、悠遊卡公司以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等企業。當中,今周刊社長梁永煌也對零酒駕目標提出四個想法。
梁永煌表示,第一,我們常講天災人禍,人禍是絕對可以斷絕的,酒駕就是最嚴重的人禍,我們應設身處境地想,讓這個痛不要發生在自己和任何人身上;第二,響應的單位包括醫療、警察和消防界,希望明年媒體也能夠加入。「醫、警、消工作和社會公眾利益有關,媒體也是,希望台灣新聞記者協會、衛星廣播電視協會明年也能夠加入響應。」
第三,做為一個媒體,未來也可以調查員工數多的企業,人事管理規範裡要不要納入酒駕,有社會責任的企業應該作約束,希望透過媒體的力量,能讓大企業善盡社會責任、關心社會問題;第四,全世界各國對於防制酒駕有不同做法,梁永煌說,例如中國大陸酒駕要坐牢,日本則有連帶處罰,今周刊也會調查台灣要防制酒駕有哪些創意方法,來給政府一些建議,希望有一天真的能做到酒駕零容忍。
連續三年響應「酒駕防制宣言簽署行動」的悠遊卡公司總經理陳亭如同樣指出,非常認同零酒駕是重要的社會理念目標,也希望藉此提倡飲酒之後,都能利用交通運具的便利性,不僅可以提升社會交通安全,還能提升個人財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