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我們這一家】夫逝世、子身障 越南媳遭歧視仍愛台灣:有很多貴人

【我們這一家】夫逝世、子身障 越南媳遭歧視仍愛台灣:有很多貴人

2018-11-01 11:25

飄洋過海遠嫁來台,來自越南的阿媛(化名)大概從沒想過,向來身體硬朗的丈夫會突然罹癌驟逝、大兒子又因意外而身障。突然孤苦無依的她,飽受公婆的冷眼對待、鄰居的冷言冷語。這些歧視眼光全因她是「外籍配偶」。她認命地擔起一家經濟重擔,儘管出外兼差常飽受嘲諷:「這越南來的死尪」,但被問到怎麼看待台灣,她卻不斷感恩致謝:「我覺得在台灣,還是有很多貴人...」

夫罹癌逝世、子身障 不見支援反遭夫家公婆「欺負」

 

向來關係如膠似漆的丈夫突然罹癌逝世、緊接著大兒子因意外變成身障,讓阿媛的人生一夕間全變了樣。讓人心寒的是,公婆卻頻頻針對阿媛的國籍,從未將她當做一家人對待。丈夫逝世後,公婆將丈夫的理賠保險金及積蓄全都拿走,僅看在孫子的份上,留了一間房,讓她們母子三人有個棲身之處,但卻從此之後不聞不問。

 

親人落井下石、阿媛還得承受旁人眼光壓力,每每出入社區,鄰居都會拿著放大鏡檢視、冷言冷語地說上風涼話:「怎麼今天又買米」、「是不是都很浪費啊」,阿媛卻是認分地全盤接受這一切。因為對她而言,光是每周必須費盡心力帶孩子到醫院做復健、還需身兼多份工作才能維持一家生計,這些困境就讓她身心俱疲,根本沒心力去應付他人的眼光和批評。

 

人生一連串困境並未就此停止,就讀國中的大兒子課業落後,小兒子調皮、難以管教,分身乏術的她,不得不暫時將小兒子送回越南讓娘家協助照顧;怎料小兒子回台後變得更不聽話、難以教導,還得同時注意大兒子是否有肌肉萎縮問題。面對蠟燭多頭燒的的困境,讓她阿媛近乎是身心俱疲地生活著。被問到為何不乾脆回越南,阿媛面露猶豫地坦言:「還是希望讓孩子留在台灣啦…希望他們可以接受好的教育。」

 

努力掙錢維持家計 卻看不懂中文、幫不了孩子課業

 

不論是清潔大樓、打掃廁所打掃、工廠作業員,只要阿媛能做的工作,她一人身兼多職,一天當36小時運用;但回到家還需教導孩子課業,連中文字識讀都有問題的她,常茫然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將兒子轉往安親班。但補習費又是一筆驚人支出,讓阿媛苦惱不已。

 

知道阿媛家中困境的安親班老師,主動減少補習費;幸好遇到善心的雇主,同意讓阿媛請假帶兒子去做復健,加上學校媒合一家社福機構—— 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下簡稱:善牧基金會),針對新住民子女免費暑期課後輔導班,善牧社工了解阿媛處境後,主動到宅關心、諮詢,讓阿媛感到「足甘心」。

 

不只是支援課業、物資 這個機構幫外籍配偶拿回「應有的尊重」

 

在台灣沒有親友協助的阿媛,像是漂流在汪洋大海裡的孤船,找不著方向,善牧基金會社工如同一盞燈塔,提供免費課輔服務與物資長達六年,更是協助阿媛走過被公婆刁難、突被取消低收入戶的艱困時光。

 

如今的她已找到穩定的工作,原本課業落後的兩個兒子,也因長期接受課輔,成績漸入佳境。善牧新北市東區跨國婚姻家庭服務中心主任鄭雅甄分享到,阿媛不在意旁人的眼光及冷言冷語,反倒是頻頻感恩地向社工表示:「我覺得台灣人很多都是我的貴人啊!像你們(社工)、安親班老師和我的雇主!」

 

長年關注新住民姊妹(編按:外籍配偶),看到新住民姊妹們飽受歧視眼光的鄭雅甄心疼表示,早期曾聽過不少會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跟同學說你媽媽是越南人」,近幾年隨著社會風氣逐漸改變,但偶爾還會聽到不少民眾批評:「這些外配有什麼值得被幫助的?」

 

為了讓這些新住民姐妹能重拾信心、得到應有的尊重,善牧基金會從事新住民家庭服務15年來,持續透過舉辦多元文化體驗活動、社區舞蹈課、社區志工服務、閱人讀書館等交流活動,讓更多台灣民眾認識這些新住民姊妹,以及她們面對逆境的韌性,翻轉既有的刻板印象,讓她們不需要花費力氣證明「自己和台灣人沒有差別」。

 

詳細訊息請見財團法人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網站:http://www.goodshepherd.org.tw/chtw/

 

 

主管機關:事涉商業行為 資訊難公開

 

面對各界對加工品原料溯源的疑慮,食藥署簡任技正周珮如強調,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食品業者依法要保存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來源文件,一定規模以上業者也要上食藥署食品追蹤追溯系統申報原料來源供主管機關稽查,食藥署也會提供網路相關資訊予地方政府稽查。但周珮如也說明,事涉商業行為,公部門難以將公開交易資訊給個人,私人之間的交易,還是要靠業者簽訂合約時去把關。

 

若遇外包裝標示不實,導致下游業者誤用食材,則有官員私下表示,「做生意要誠信是天經地義,不是食安法可以管的,管理機關也有難處,有事還是靠政府稽查才能發現」。

 

稽查人力、物力不足 非法工廠成問題

 

面對標示不實疑慮,衛福部表示將加強稽查與食品標示,不過卻面臨經費和人力短缺的現實。據台灣公共衛生促進會統計,台灣食品安全管理預算已由2012年每人34元降低到2019年美人31元,食藥署負責人力近年也減少三成。

 

台北市為資源豐富的直轄市,食安稽查人力包含行政與稽查共計70人,每年光檢核餐飲業者就要22000件以上,食品標示來源案件也超過60000筆。面對未來更加龐大的稽查量,台北市衛生局食藥科科長陳怡婷無奈說,地方政府食品加工原料稽查難度高,若加工廠進貨憑證標示不實,要交叉比對進貨量與投料來源,中央雖然有食材溯源系統可以查核,但層層上查耗時又耗力,坦言「每一家的生產要靠政府掌握很難」。陳怡婷向中央喊話,食品加工銷售鏈原物料資訊透明是關鍵。

 

有屠宰業者也指出,地下加工廠政府很難抓,衍生的食安危機將影響消費者對台灣豬的信心。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楊舒秦說,目前非法加工廠都靠民眾檢舉,中央、地方會盡量以專案清查漏網之魚。

延伸閱讀
【我們這一家】誰拉他一把?單親10歲童口吃遭霸凌 絕望帶刀赴校
【我們這一家】誰拉他一把?單親10歲童口吃遭霸凌 絕望帶刀赴校

2018-10-25

【我們這一家】自閉症兒成課輔班老師!連醫師都拿他當案例
【我們這一家】自閉症兒成課輔班老師!連醫師都拿他當案例

2018-10-19

【我們這一家】從航行萬里變遙望天花板 80歲中風老翁憂鬱告白:自己是廢物
【我們這一家】從航行萬里變遙望天花板 80歲中風老翁憂鬱告白:自己是廢物

2018-10-12

【我們這一家】不知業績逐年掉 27歲自閉症兒仍天天趕製中秋餅 
【我們這一家】不知業績逐年掉 27歲自閉症兒仍天天趕製中秋餅 

2018-09-13

【我們這一家】母妹患怪病 輟學少女獨扛一家生計:「我只怕自己也倒下」
【我們這一家】母妹患怪病 輟學少女獨扛一家生計:「我只怕自己也倒下」

2018-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