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說話、沒有情緒、無法與人接觸,年僅5歲的凱威(化名)是『典型自閉症』的孩子,醫師的這句話是威凱媽媽人生最沉重的宣判。家中負債累累,不斷來回奔波醫院與躲避討債的人生,讓她厭世到一度想攜著四個孩子到海邊輕生…但人生的際遇難以預測,誰也沒想到因為一個機緣下,凱威不如醫生預期,變得能與人對答如流,更是從「被照顧者」轉成「照顧者」,在課輔班一口氣還能帶10個弱勢孩童,這樣的轉變更是讓醫師驚豔,直說要把他拿來做臨床教學案例。
「出生三個月時我就覺得納悶、一歲八個月的時候腦炎完之後又治療癲癇...不講話、也不看人,五歲的時候就被醫師診斷出應該是自閉症」,凱威媽媽回想起過去,語氣摻雜些苦澀。當時因丈夫染上賭習,迫使家中經濟陷入危機、時常需躲避債主的生活;苦的是,大女兒因高中生活屢受創,陷入憂鬱症,最小的凱威患有自閉症,需常帶到醫院診治,另外兩名孩子正值叛逆期,這近乎是蠟燭多頭燒的生活,讓凱威媽媽苦笑地坦言:「當時是真的有想過去海邊輕生,帶著四個孩子…」
正當人生陷入低潮之際,她輾轉得知桃園中壢當地有個協會—社團法人桃園市愛鄰舍協會(以下簡稱愛鄰舍協會) ,提供特殊孩童輔導班的服務,讓凱威媽媽心想,或許可以讓凱威去試一試,儘管不放心,但迫於當時的她已身心俱疲,讓她決心放手一搏,將凱威送去愛鄰舍的輔導班。但她從沒想過,這個放手卻也成了凱威人生最大的轉捩點。
從不理人到主動打招呼 「自閉症」不再是他與人的藩籬
一開始凱威如同媽媽想像,跟課輔班的同學近乎零互動,把自己鎖閉在自己的世界裡,儘管遇到老師們,也像是碰見空氣般、無視地匆匆走過。但這群愛鄰舍協會的志工老師們,卻不引以為意,每天仍是照常地打招呼「凱威早!」年復一年的時間下來,同儕關係的陪伴、志工輔導老師們的悉心照料,讓凱威從原本一句話都不會說,到字詞一字一字學會;從不會直視人打招呼,到有反應知道會側眼看人、甚至是開口打招呼。
從幼稚園中班到高中,在愛鄰舍課輔班待超過十多年的時間,凱威耳濡目染般,儘管反應較為遲鈍,但漸漸知道如何與人互動、對話,更因同儕影響,讓他學會挑戰騎單車、獨立搭公車上下課。這些進步都讓凱威媽媽感到驚訝不已,她感動地提到:「我一直認為他應該是做不了,醫師有評估他大概會是怎麼樣,以為他做不了的事情...這樣七八年以來,我覺得他已經超乎我的想像。」
如今成小老師、醫師也驚豔 關鍵是把他當「一般人對待」
「先是比一個OK, 三個手指頭再放下來」,凱威語氣嚴肅、認真地指導課輔班小朋友怎麼握筆,很難想像自閉症的孩子,最後竟能成為課輔班的小老師,而且主要帶的都是有過動症、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連回診時,醫師都訝異他能有如此進步與突破,更是向凱威媽媽表示,希望能把凱威的轉變過程作為他臨床教學的實際案例。
▲凱威仔細地指導孩子課業,儘管說話速度偏慢,但也因為這樣孩子都能跟得上教學內容。(圖片提供/桃園市愛鄰舍協會)
看著凱威一路長大的愛鄰舍協會總幹事林麗珍,被問到凱威能進步的關鍵,她想了一想,若有所思地說:「大概是所有老師都把凱威當『一般人』看待吧。」她分享到,為了訓練這些課輔班長大的孩子能「反哺」,於是成立志工領袖訓練協會,都是希望他們能回過頭來回饋社會,而擔任起課輔班老師是第一步,她也追述提到:「但我們也很沒想到,凱威能進步到可以教導孩子。」
「輔導挑戰帶小羊(編按:課輔班學生)之後,我就變勇敢了」凱威緩緩說出自己的轉變。在求學的路上,他深受老師與同學的喜愛,凱威媽媽也從沒想過,他能有一天考上大學。「如果當初沒有他們(愛鄰舍)的幫助,我應該早就不在這裡了」凱威媽媽笑著說。
在課輔班,不只凱威找到自己的定位,隨後也投入擔任志工的凱威媽媽似乎也找到生活寄託,那些曾有的傷口跟痛苦也被療癒了…
更多訊息請見社團法人桃園市青少年志工領袖訓練協會網站:https://bit.ly/2S08ass
▲因為帶課後輔導班,讓凱威和孩子培養出深厚的感情,說「晚安」、給擁抱是他們平常的習慣。(圖片提供/桃園市愛鄰舍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