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陳致元,《Guji Guji》譯成近20種語言、改編成舞台劇上演 童書界「小飛俠」 繪本走紅國外13年

陳致元,《Guji Guji》譯成近20種語言、改編成舞台劇上演 童書界「小飛俠」  繪本走紅國外13年

賴若函

個人成長

攝影/劉咸昌

1034期

2016-10-13 10:41

他在台灣土生土長、沒學過畫,卻用畫筆和故事翻越語言、文化隔閡,屢奪國際獎項。去年他的繪本獲瑞典「小飛俠獎」,是幾米後的台灣第二人。談到創作,他最感謝媽媽⋯⋯。

Guji Guji是一隻誤闖鴨巢、被鴨子媽媽養大的鱷魚,牠曾歷經自我認同迷惘,到底自己是鱷魚、還是鴨,最終牠想通,自己就是隻快樂的「鱷魚鴨」。台灣繪本作家陳致元,十三年前以繪本《Guji Guji》打響國際知名度,作品被翻譯成近二十種語言。他從沒學過畫畫,畫作卻感動全球讀者;他的創作總是在探索著愛、關係、親情,讓人深受啟發。

《Guji Guji》去年獲頒瑞典知名童書大獎「小飛俠獎」,瑞典劇團將其改編為舞台劇,在瑞典演出超過兩百場,今年九月更來台巡演。十一月,則有西班牙劇團來台表演《Guji Guji》偶劇。

 

▲點擊圖片放大


沒玩具的童年  坐路邊看人來人往,他愛上觀察


出道十七年,今年四十一歲的陳致元「慢工出細活」,幾乎一年才出一本書。多年來他的童書主題總圍繞著愛和關係,希望讀者看見生命的溫暖和盼望。談起他的創作起源,已離開人世的母親,無疑是影響他最深的人。


小時候家中經濟狀況不好的陳致元,沒有玩具可玩,母親常拿著小椅子叫他坐在身旁,觀察路上來往行人。年幼的陳致元,開始在腦中練習「想像」一連串故事,這樣的童年經歷,養成他對人的好奇心,及細膩的觀察力


非科班出身  窩書店臨摹攝影集,一筆一畫自學


陳致元從小不愛念書,但喜歡說故事、畫畫;他曾夢想要當漫畫家,不過最後發現「自己說不了長的故事」,在十八歲時,決定走上繪本創作之路。他回憶,高中時班上其他會畫畫的同學,後來多半專攻科班美術專業,相較之下,一切自學的他,自認畫得並不好。「但也因為從小知道自己難和人競爭,所以一路走來很認真、堅持地練習。」

高中畢業後,陳致元未繼續升學,而是獨自從屏東老家北上「追逐夢想」。長達四年多時間,他抱著「想出書」的願望,窩在台北捷運六張犁站附近的公寓,一邊當二房東找人分擔房租、一邊接案謀生,包括報紙插圖、女性雜誌美妝教學,他都曾經畫過。


陳致元說,那段時間因為可以不斷想故事、精神上很滿足,「但物質上很辛苦,幾乎每個月都和準時交房租奮鬥」。


「為了學畫人物、動物,我常坐在敦南誠品找各種攝影集來臨摹,一待就是一整夜。」陳致元說,他會觀察攝影集裡面的真實動物,然後把書闔上,在腦海中默想、一邊畫下來。他笑說,「有人稱讚我第二本書《小魚散步》裡的小狗哈利比例很好,那是因為畫一隻前,我已畫了上百隻不同的狗!」

好不容易,陳致元首本繪本創作《想念》,在二○○○年獲得第十二屆信誼幼兒文學獎。這本沒有文字的純圖畫書,讓他成功躍上作家舞台。


「他的圖像語言非常強,呈現正向、陽光的力量。」多年同事兼朋友、信誼基金出版社總編輯廖瑞文說,《想念》溫暖、樸實的內容,讓當時的信誼基金會執行長張杏如一看就喜歡。這也使陳致元第一次有機會出版繪本,和孩子們相遇。

不過,令人難過的是,這本描述返鄉少女在火車上做夢、思念母親的書,就是陳致元自身故事。成長過程中影響他最深的母親,在《想念》出版前就因癌症過世,陳致元沒能來得及讓母親看見他的成果。


第一本繪本就得獎  來不及給母親看,成最深遺憾


「我在很長的時間裡,都無法和人說出這個心中很深的遺憾。」談到母親,陳致元陷入長長的沉思,最後認真地說,「雖然母親不會畫畫,卻是教我做繪本的人。她的人生給我第一個故事,她開明的教育,也是我把親情貫穿創作的原因。」


開明的母親從不禁止陳致元畫畫,頂多只會在夜深時,提醒他該睡了。陳致元回憶,小學時他曾拿著藍色原子筆,在家中牆上畫海底世界,一路從客廳到廚房「畫得滿滿的」。原本愛乾淨的母親,只因為陳致元覺得好看,就沒有擦掉畫作,一直保留下來。


「家庭、父母親的愛,是一種原生信仰,需要有人喚醒這個價值。它是一個正面的力量,也是這個時代,面臨各種壓力的孩子所需要的。」陳致元回想,母親生病前,曾到台北來看他,有一次塞給他五千元當生活費,那筆錢,陳致元至今沒有花掉,一直留在身旁,當作母親對他的保護、愛的證明。

 

畫出超紅「鱷魚鴨」  東西方都風靡、收進墨西哥課本裡


母親的愛,驅動著陳致元繼續勇敢走向接下來的創作之路。直到現在,不管是以真實世界為主角的《想念》、《小魚散步》,或是以動物為主角的《Guji Guji》等故事,陳致元的書,總是不脫「關係」兩個字。


二○○三年,陳致元出版《Guji Guji》繪本,書中談論多元、包容的故事情節,讓讀者深感共鳴。此書連續四周名列《紐約時報》圖畫書暢銷排行榜前十名,並獲亞馬遜網路書店童書暢銷排行榜第四名、韓國年度童書暢銷排行榜TOP10。故事甚至被收錄在墨西哥小學課本中,風靡全球。


何以《Guji Guji》如此受歡迎?美國《出版人週刊》形容:「這是一本關於愛、包容和自我探索的故事,讓人想要一讀再讀、百看不厭。」在故事中,Guji Guji被鴨子媽媽完全接納,以至於長大後在面對其他壞心鱷魚時,牠也能勇敢「做對的事情」,保護身旁的人。


「Guji Guji說出許多人成長過程中,面對自我認同的掙扎。」陳致元說,瑞典大道劇團來台演出時,曾有帶小孩來看表演的媽媽激動落淚。
 

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經營專員高玉玲,常訓練志工媽媽到小學說繪本故事。她表示,協會探討生命教育中的「人與己、人與人、人與環境」時,常用陳致元的作品當教材。
 

本身也曾是美術老師的高玉玲,驚嘆陳致元的創作,是「華人的上乘之作」。雖然使用大片黑色,是一般繪本少見風格,卻營造出充滿希望的氛圍,且內容一點也不教條,超越翻譯書的文化限制,很貼近在地的眼光。
 

「例如《一個不能沒有禮物的日子》,講的是家庭經濟不好時,如何用愛包裝巧思,讓舊禮物帶來新感動。這不但觸動志工老師自己的生命經驗,也激勵家境不好的小孩,看見物質以外的價值。」高玉玲說,陳致元的故事總能激發深層的愛,大人、小孩都很喜歡。
 

長期觀察童書市場的廖瑞文說,「陳致元的書,在國際書市上,總能吸引不同國家書商的好奇心,他的作品是可以跨越國界,帶來共鳴的。」
 

曾有一位德國小女孩興奮地和陳致元說,《小魚散步》中幫爸爸買蛋、因而上街探險的女孩小魚,就宛如活生生的她。陳致元也曾在站上墨西哥演講廳時才發現,墨西哥教育部大力推廣他的作品《Guji Guji》,因此台下群眾對此作品的熟悉度,遠遠超過他的想像。
 

陳致元成名多年,行事始終低調,三年多前他搬到高雄,為的只是「離逝去的母親更靠近」。共事多年的廖瑞文觀察,一路走來,陳致元「仍然像個大男孩般單純,在小細節看見他的用心」。
 

投入畫畫教學  不刻意教技法,陪孩子腦力激盪


《今周刊》團隊赴高雄採訪當天,計程車才剛到約定地點的巷口,就已經看見他高瘦、微笑揮手的身影在門口等候。他話不多,卻「想得很多」,細心惦記他人的需要;拍照時,各種姿勢都配合,採訪後,他還堅持看著地圖為我們指引離去的方向。


陳致元近年晉升父親行列,養育一對雙胞胎女兒的過程,讓他看見孩子們探索世界的更多需要。因此,他目前不只創作繪本,還實踐多年來的夢想,開始教課。只是,陳致元一反傳統,不讓教學走向「繪畫技術養成班」,而是透過各種創意激盪,讓孩子們學習不怕犯錯、保有對畫畫的熱情。
 

母親給陳致元滿滿的愛,使得這位用其畫作影響無數孩童的「大男孩」,多年來不改初衷,持續說家庭、說愛,給下一代更多單純的感動。

陳致元
出生:1975年
現職:繪本作家
學歷:高中畢業
榮譽:信誼幼兒文學獎、美國出版人週刊年度最佳童書獎、日本圖書館協會年度最佳童書獎、瑞典國際兒童圖書評議會IBBY小飛俠獎
家庭:已婚,育有2女

延伸閱讀
身著「美人腿」靠馴鷹找回勇氣,繪本作家沈利倩活出精「踩」人生
身著「美人腿」靠馴鷹找回勇氣,繪本作家沈利倩活出精「踩」人生

2024-03-18

一場大病讓他半聾半盲,導演曲全立卻謝天「讓他用右眼讀故事」,推台灣超人繪本教孩子面對困難
一場大病讓他半聾半盲,導演曲全立卻謝天「讓他用右眼讀故事」,推台灣超人繪本教孩子面對困難

2023-07-05

一頁式廣告賣盜版書!彩圖繪本變黑白、印刷疊色歪掉…3訣竅分辨盜版與正版
一頁式廣告賣盜版書!彩圖繪本變黑白、印刷疊色歪掉…3訣竅分辨盜版與正版

2021-09-15

今周專欄作家–郝廣才與歐洲首席插畫大師塔塔羅帝攜手創作攜手創作「乳香樹天空」繪本
今周專欄作家–郝廣才與歐洲首席插畫大師塔塔羅帝攜手創作攜手創作「乳香樹天空」繪本

2020-12-22

幫原民耆老圓夢 、自創繪本前進日法 背後功臣竟是一群自閉症兒
幫原民耆老圓夢 、自創繪本前進日法 背後功臣竟是一群自閉症兒

2019-05-03

用繪本教性侵...一封教育工作者的公開信:為受苦的孩子發聲
用繪本教性侵...一封教育工作者的公開信:為受苦的孩子發聲

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