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失智婆婆常走失,好幾次被公公動手打...她崩潰:如果我能多賺點錢就好了

失智婆婆常走失,好幾次被公公動手打...她崩潰:如果我能多賺點錢就好了

戚海倫

家庭關係

達志

2018-04-24 10:01

「如果我能多賺點錢就好了……」39歲的士茜(化名)說著說著,眼淚再也止不住。斗大的淚珠滑落臉龐,是無奈、是不捨,也是她好一段時間情緒累積的潰堤……。

婚姻美滿的士茜,和丈夫育有一子一女。家庭是她極大的生活重心,特別是為孩子做美味料理,讓她成就感滿滿。她過去曾在媒體業工作,家庭、事業能夠兼顧。只是,約兩年前工作出現變化,而婆婆的健康狀況,也逐漸亮起紅燈。

 

其實士茜一家人並未與公婆同住,但住得不算遠。婆婆73歲、公公大婆婆3歲,倆老昔日感情極佳,可說是形影不離。士茜的先生在家排行老三、上有兩個哥哥。大哥長年居住美國,也在台北生活的二哥與二嫂,育有兩個孩子,現與公婆同住。

 

重複喃喃自語 婆婆記性開始衰退

 

幾年前,家人發現,婆婆開始有忘東忘西的情況出現,自己的首飾也開始亂塞。起初,家人不以為意,覺得老人家難免健忘、記憶力下滑。但就在一次、全家人一起到國外出遊,「好多雪啊、好多雪啊。」婆婆常重複喃喃講著同樣的事,一而再、再而三,士茜與家人開始意識到,婆婆的情況,似乎有些不對勁。

 

家人將婆婆帶到醫院檢查,起初醫生判斷,婆婆是甲狀腺低下、記憶力因此出現衰退情況,服藥一年多,情況卻看不到改善。後來家人發現,婆婆吃藥的狀況並不正常,一方面,更憂心婆婆記得的事愈來愈少,家人決定趁早多帶公婆出去玩,澳洲、捷克,都有一家人的足跡。士茜難以忘記,去捷克過海關,婆婆失禁在位子上,一家人的驚慌失措。

 

婆婆這樣的情況似乎是愈來愈嚴重,就醫後做了斷層掃描,直到一年前,確定婆婆失智了,而且已經是中度以上的階段。

 

照護產生財務缺口 全家人身心俱疲

 

公公年紀大了,雖然身體堪稱硬朗,但其實並不適合擔任主要照顧婆婆的角色。二哥二嫂雖然與公婆同住,但平時忙於工作、照顧孩子,也無法隨時照護。婆婆的情況,需要有人顧著,她開始會叫不出家人的名字、也已經走失好幾次了。

 

士茜很憂心,不僅是因為婆婆幾度走失,她不知道能怎麼辦。「請人照顧婆婆」似乎是最好的方法,但這筆費用無法由單一家庭來負擔。家人幾次討論,人在美國的大哥、天高皇帝遠,似乎無意出錢。二哥二嫂則表明「要養孩子,恐怕沒辦法再出錢。」而士茜與先生也有兩個年幼的孩子要拉拔,想獨力負擔請人照顧婆婆的費用,實在也有困難。這個到底該怎麼照顧婆婆的問題,就這樣擱著、懸而難決……。

 

「我真恨不得自己能多賺點錢,去負擔照顧婆婆的費用。」士茜說著,眼淚再度奪眶而出,婆婆失智後發生的種種狀況、都深深印在她腦海裡。這些年來,家人其實已經感到身心疲憊,特別是婆婆幾次走失,對家人來說都有不小的衝擊。

 

就連過去素來與婆婆感情融洽的公公,竟然也好幾次動手打了婆婆。「我相信,我公公也真的很累很累了……。」士茜邊拭淚邊說,起初怕婆婆再走失,公公還盡可能盯著,後來累了,也只能半放棄說,「每次都去那幾個地方,真的要是又再跑出去了,再去那些地方找找?」

 

保險業從零打拚 盼增加收入提升生活品質

 

家人曾試著找居服員來協助,但失智的婆婆會罵對方,懷疑自己的項鍊被拿走了。婆婆失禁的問題也困擾著家人,士茜想到這些,想到公公也年紀大了,強烈的無力感襲來,對於離開媒體業後、年齡邁入四字頭的自己該怎麼做?她相當徬徨無助。

 

朋友勸士茜,還是得跟家人一起討論,設法共同來面對這問題,特別是公公也年紀大了,若是因為照顧婆婆,公公也累倒了,對家人來說,處境可能會更艱難。但士茜也有滿腹的無奈,或許迫於現實,家人至今並沒有更積極地找出解決之道。

 

幾個月前、士茜進入保險業,從零開始打拚。原本她擔任內勤工作,後來為了想增加收入,自請轉任保險業務,除了設法多賺錢、去負擔婆婆的照護費用,她也開始深入了解長照險。「就是因為經歷過這些,我深切體認到這部分有多重要。」對士茜來說,轉換跑道再辛苦,也要努力撐過去,她衷心希望失智的婆婆與家人、都能擁有比較好的生活品質。

 

掌握樂活資訊,點我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

 

延伸閱讀

兩頭燒的醫院人生 讓老父親住長照中心的心痛告白
兩頭燒的醫院人生 讓老父親住長照中心的心痛告白

2018-04-17

跟著中風父親在各醫院流浪 照顧者的真情告白
跟著中風父親在各醫院流浪 照顧者的真情告白

2018-04-09

中年二度就業當居服員,照顧長輩找到自信
中年二度就業當居服員,照顧長輩找到自信

2018-04-02

照顧者與被照顧者說不出的痛楚
照顧者與被照顧者說不出的痛楚

2017-05-10

照顧失智者,先從了解他的生命故事開始
照顧失智者,先從了解他的生命故事開始

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