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落的公有市場,充斥小朋友歡笑聲;空蕩的校舍,變成老人家的開心農場。
兩個成功活化閒置空間的案例都誕生在高雄,改變的背後有什麼關鍵訣竅?
閒置空間再利用,是一門風靡全球的新顯學。有別於新建設施,活化蚊子館更重視營運經驗傳承,獲利思惟也改採「資金永續」和「公共福利」雙軌兼顧,將表演、展覽、活動、空間維護等社區回饋成果納入自償率計算公式中,掙脫「以市價計算租金」的套索。
在台灣,已有托嬰中心、日照服務、藝術家駐村等成功案例突圍而出,並形成可複製的模式,只要能把這些經驗傳播開來,或可達到「真活化」的效果。
舊市場變公托中心:結合社區服務,共享育兒資源
高雄市陽明路上的三民公有市場,在二十年前落成啟用。整棟建築共十六層樓,四樓以上為國民住宅,三樓是圖書館,一、二樓為市場,後因民眾購物習慣改變,傳統零售業快速沒落,形成生意清淡的局面。
二○一二年,承租營運的愛國超市反應實在使用不了六六○坪的商場,市政府遂大膽將二樓空間切成兩半,委外成立三民陽明公共托嬰和育兒資源中心。
走進托嬰中心,廣達一六五坪的空間環境寬敞舒適,小朋友正在遊戲場上排隊,進行一系列幼兒學走期障礙賽課程。因每個人肌肉發展程度不一,同樣是一歲半幼兒,有些靈巧穿越,有些則蹣跚跑跳,十分可愛逗趣。
「這是我們的特色,分齡訓練小朋友大肌肉靈活度,免得家裡阿公阿嬤疼孫,整天抱著,導致孩子運動量不足。」負責經營的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南區辦事處處長彭詠晴說,這裡提供五十個托嬰名額,按年齡區分成四個年級小班制,一個月大就可進入。教室區隔十分嚴謹,避免腸病毒流行時交叉感染。因成效不錯,排隊候補者已高達上百位。
三民公共托嬰中心
成立:2012年
負責機構:財團法人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
特色:高雄第一個嬰兒日托與社區服務複合式經營空間
成績單:靖娟基金會共成立4個非營利幼兒園和5座親子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