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我們以「台積電說不出口的煩惱」為題,報導美中角力下台積電的兩難困擾。當時,儘管台積電屢屢澄清,但我們採訪的專家卻仍嚴肅判斷:在美方壓力下,台積電赴美設廠已難避免。這個預言乍聽難信,但回頭再看,卻瞬時成真。
類似的戲碼最近再上演,聯發科成了新主角。7月間,市場首度傳出美方要求經濟部勸說聯發科對華為減少供貨,聯發科雖立刻否認,但1位前國安人員仍對我們提出他的判斷:聯發科極可能已成為川普政府新目標,甚至,美方可能已透過管道向政府表達關切。
其實,如果暫時跳開「商業邏輯」,戴上「政治」的眼鏡環顧近期變化,或許更能看清美國對中國的火力暴衝新格局,也更能理解那位專家的推論依據。
首先,一向匯聚各方觀點的美國4大智庫,近期卻不斷丟出立場一致的反中言論,透露川普的抗中路線已經凝聚超強社會力支撐。另外,美國對中港官員祭出制裁,而類似的制裁,過往是用來對付墨西哥毒梟、賓拉登家族等,這樣的刻意類比,也像是對中國一次近乎決絕的表態。
態度既已無保留,封殺也就不留情,而政治手段,則是不受商業邏輯牽制的絕殺武器。過去1個月,美國商務部3位高官被挖角到包括聯發科在內的半導體廠,專責「政府關係」,業者或許已經看到政治肌肉的重要性。當廠商成了政治武器裡上膛待發的子彈,每一步的斟酌協商,都是最嚴肅的考驗。
從去年底至今,我們看見了台積電的謹慎應對;這一次,一旦專家對聯發科的研判又成真,耕耘中國市場甚深的聯發科如何應付,更需高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