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今周刊》曾製作一套封面故事,標題是「戒掉你的呆保單」。
題目訴求乍看十分「個人理財」,但這個理財問題的背後,其實隱含著更深層的危機:當民眾熱中購買儲蓄險,將導致個人保障不足、資金運用低效率。再往高處探,壽險業為了應付儲蓄險相對較高的未來負債,必須冒著匯率風險向海外找機會;另一面,國內資產管理產業則是苦缺賴以茁壯的資金活水。這是一個大範圍的結構畸形。
9年後,金管會決定藉由提高壽險保單死亡保障比率等新政,迫使儲蓄險逐步退場。方向準確,但畢竟面對的是大範圍的結構畸形,衝擊與影響,必然也是既深且廣。
本期封面故事,我們探討「儲蓄險再見」後的效應。保戶的理財行為、壽險公司的產品結構、財富管理業者的銷售主力,都將因為這個變革而被迫調整。此外,據學者估算,國內每年儲蓄險新增保費約莫6000億元之多;換言之,一趟每年6000億元熱錢的轉向也正在啟動,股市、房市、基金商品,都被認為將有新的能量注入。
但是如果看得更宏觀,對於這6000億元轉換跑道的效應想像,又不只是墊高國內資產價格而已。為了尋找儲蓄險替代品,民眾需要更多元的理財商品,資產管理業者有了新的成長動能;另方面,壽險業者若能藉此調整產品結構,不必再為追求高報酬而放眼海外,除了自我財務體質的改善,透過配套設計,壽險資金也有可能加速轉入國內公共建設或長照產業。
這或許是個樂觀的劇本,但「6000億熱錢轉向」的效應,確實可以期待,也將是台灣整體金融與投資活力啟動正循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