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送印這一天,正好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第100天的日子;下午記者會,陳時中部長宣布連續3日新增確診案例掛零;稍後,指揮中心新聞稿寫著:國內疫情已得到控制。這9個字,不容易啊!
早一步看到危機、早一步防堵危機,100天來許許多多的「早一步」,是刁鑽病毒無法在台灣囂張擴散的根本原因。那麼,下一個「早一步」是什麼?
陽明大學校長郭旭崧對記者說的一段話,讓編輯團隊緊繃神經:「台灣確診病患少,也就意味著國人對武漢肺炎病毒缺少抗體……。今年冬天如果肺炎再度流行,缺少抗體的台灣,恐怕反而會變重災區!」
下一場硬戰,是疫苗、是藥物、是檢測,而在全球自顧不暇之際,台灣更需要確保自給自足的能量,這是現在就該著手準備的防禦工事。本期封面故事,我們盤點台灣生技產業在上述領域的備戰狀態。
與美國國衛院合作的高端疫苗、成功合成100公克瑞德西韋的台耀、全球第2大烴氯奎寧製造廠旭富、積極開發快篩試劑的台康……,一家一家抗疫尖兵業者出列,他們一方面對研發製造的進程抱持樂觀態度,但也難免道出未來的挑戰與憂慮:政府的審核速度、專利權,或是業者加速開發所承擔的財務風險,種種問題的思考配套,同樣刻不容緩。
受訪業者說,當年SARS疫情肆虐時,「台灣生技廠商一窩蜂做同樣的事,現在不一樣。大家將各自的核心能力結合在一起……。」正面思考,這場疫情像是提供台灣生技業一次難得的展演舞台。經過10多年的產業發展後,期待這股能量足以守護台灣,也能像過去100天的防疫成績一樣,讓世界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