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行動,沒有人會感激我們;但如果我們不行動,又有誰會伸出援手?」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在其回憶錄《行動的勇氣》(今周刊出版)中如此寫到。
金融海嘯期間,他是全球金融市場的關鍵旗手。為了搶救世界經濟,不但要與時間賽跑,還得被迫採取違反資本市場運作原理、國會議員不願背書、注定被美國民眾唾罵的決定:以國家之力拯救「大到不能倒」的企業。
此刻,無論政府或民間企業領導者,恐怕都能程度不一地開始體會柏南克當年痛苦。應對武漢肺炎疫情的各種衝擊,每項決策都像是天人交戰。以防疫來說,如果早一周宣布封境,或許就沒有後續的移入確診案例暴增,但產業界卻會更早承壓;決策者的取捨、拍板,不只需要智慧、魄力,更要勇氣。
台灣至今的防疫戰仍稱穩守,但接下來的紓困、振興等經濟戰,攸關有限的資源如何精準分配,誰被救?救什麼?救多少?決策更難、更容易受到挑戰,也更需要主事者「行動的勇氣」。本期封面故事,我們對比國際紓困規模與作法,採訪企業心聲,提供各界對這艱難一戰的思考方向。
企業界的決策也難,雄獅董事長王文傑敲定主管砍薪、狠減費用,兩步都是企業主不易落定的棋。但他說要先自助,才能期待「天助」,期待的是政府出手,也期待「天道有常」,疫情終有過去一日。
放大到全球格局,本刊兩周前報導疫情闖入金融線,上周則報導聯準會恐需直接購買企業債才能救市,本周,聯準會火速祭出此項備受爭議的殺手鐧,至於這個「行動的勇氣」效果如何,知名經濟學家陶冬也在本期有所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