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不是新名詞,但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的確是讓這四個字的曝光量瞬間拔高了。無論產官學界,近來論及企業應變,總會在各種長期、短期的建議中,加入此項。
確實,從大處看,斷鏈危機下的料件調度、產能運籌,都得仰賴零時差的數據掌握,加以秒速分析、靈動決斷;從小處看,防疫隔離下的遠距工作、人員流通,也都有機會透過數位工具得到一定解決。
簡單一例,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因為疫情停辦,但華為原定要在會中舉辦的大型趨勢論壇,卻硬是依照原定計畫準時舉行,因為他們把講者內容搬上數位,即時串流到英、美、德、義、瑞士等多國客戶;當然,藉此數位論壇的聲勢,華為也「如期」發表新機。
本期封面故事,我們探討這個因為肺炎疫情而熱度急升的企業必修課,但這堂課的內涵,又豈止於疫情應變而已。它是一趟藉由數位工具,重新思索營運流程、商品定位,進而發展新模式或跨入新領域的過程。「數位」像是DNA,其所引發的連串有機進化與轉型,才是目的。
就像報導中寫到的台萬,導入一隻自動化生產的機械手臂造成產能躍進,為了極大化的運用這個產能優勢,於是又開始建立自動倉儲、計畫導入人工智慧的客戶管理。又如新光人壽,一套為客戶量身打造保險建議的軟體背後,是部分實體據點「不掛新光招牌」、「不綁業績目標」的換腦工程。
5G、AI、物聯網、短鏈時代⋯⋯,種種元素疊加,加速了競爭環境的變化,確定了企業數位轉型的必要,而這場疫情,則讓這個必要變得迫切。
對了,前面提到那場華為拚死都要辦的未來趨勢論壇,主題就是數位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