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但在台灣,一個全新產業正因太陽光熱的燦爛照拂而蓄勢待發。本期封面故事,我們講「太陽能電站」產業;不同於近年營運慘澹的太陽能中上游業者,位處下游的太陽能電站在台灣,形勢正好。
沒有庫存負擔、原料免錢、國內信用評等AAA等級的台電保你二十年訂單無虞⋯⋯,業者對太陽能電站的營運優勢如數家珍;江山如此多嬌,無怪乎租賃業龍頭中租已經砸下兩百億元,國泰、富邦等壽險大咖與傳產業者如台鹽亦爭相投入,這個吸引重量級業者匯聚、可能改變台灣未來能源結構與地表面貌的產業,你必須認識。
都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就像歷來許多產業發展的必經過程,太陽能電站的進展腳步,也遇上了土地資源選擇題。這當中,部分原因來自民眾對太陽能板的些許迷思,本期報導中有所說明;「與農爭地」也是問題,土地資源有限的台灣,要想全力衝高太陽能發電,「魚電共生」、「營農型」等複合使用是解方之一,然而,台灣目前還沒有大面積成功模式可依循。
太陽底下真的沒有新鮮事,只要有困難,往往也就有設法突破困境的有心人。本期報導中,我們採訪十年來不斷鑽研「農電共生」技術的專業農人;又像是把「綠能百分百」當目標的屏東縣長潘孟安,主動盤點境內「不適耕地」,輔以「循線找地」策略,排除萬難打造出最受業界肯定的綠電基地。
綠能是台灣走向非核家園的關鍵解方,太陽能是綠能藍圖裡的第一要角。當大咖紛至、引爆全新產業與商機,誰說,台灣不會在質疑聲中寫下綠能奇蹟?創造一樁太陽底下的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