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到……,幾乎快要失控了。」同事這麼說。
事出必有因,會讓這位同事「買到失控」的背後,除了蝦皮過去強打的免運費訴求之外,必然還有許多沒被掀開的祕密。尤其,蝦皮進軍台灣市場僅僅兩年時間,會員人數、交易金額等各項數字,幾乎都快和本土龍頭網路家庭並駕齊驅,熱熱鬧鬧的消費話題之外,顯然還有值得挖掘的學問。
今年八月,蝦皮位於台北文創大樓的總部重新啟用,本刊第一時間獨家走進這個在台灣電商市場掀起風雲的基地,深入觀察後,主編謝富旭提出的第一個發現就很有衝突感:「他們是用精英級的企管腦袋,打最草莽的近身肉搏。」這也是本期封面故事報導中,我們對蝦皮的基本定調。
原來,在蝦皮督軍的高階主管,清一色都有頂尖企管顧問公司麥肯錫的資歷;但另一方面,蝦皮招募人才卻不以名校為門檻,他們要找最能接地氣的兵。
有謀、有勇、有資金、夠草根,四個元素湊在一起,新加坡來的蝦皮於是能精準打擊台灣消費者最有感的甜蜜點,同時推出賣家樂於配合的行銷手段,在此之下,獵殺對手的速度,自然也是既快又狠。
當然,最受衝擊的網路家庭已經擬妥完整的反擊策略,這場大戰的後續仍有看頭。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最終誰勝誰負,兩年攻台有成的這套「蝦皮兵法」,絕對都有你值得細細咀嚼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