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年,《紐約時報》評選出一份名單,列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十位基金經理人」。
其中,排第七的約翰.柏格最特別,他是ETF發明人、被動式投資之父。如果把這份名單用主動選股、被動操作兩大派區分,柏格是僅有的「被動派」代表。
在評選出爐的那一年,美國已有超過六百檔ETF交易,被動操作就算不是第一主流,也絕非冷門。之所以只有柏格一人入榜,原因多半是被動操作沒辦法再細分流派,它很純粹,就是「緊盯指數」。於是,柏格當家、別無分號。
《今周刊》曾採訪巴菲特、林區、墨比爾斯及坦伯頓的女兒,都用大篇幅的規格報導。唯獨柏格,我們在○八年採訪後刊登的篇幅不多,原因也是他不談經濟、產業、選股,只是分享被動操作的哲理。
ETF是偉大的發明,它把投資變得簡單、便宜。但隨著ETF規模快速膨脹,華爾街也開始擔心:當市場資金半壁江山都只服從一種「純看指數」的邏輯,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股市仍然歌舞昇平,但華爾街正在熱議這樣的潛在新風險。低檔承接、精選冷門股、重跌後的套利……,如果這些基於不同投資邏輯的買盤都式微了,專家說,金融市場的耐震係數也就令人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