煞車要夠好,跑車的引擎才敢全力運轉。煞車與引擎,功能完全相反,但從推動車子的「功效」來看,兩者卻是哥倆好的夥伴關係。
但是在台灣,把關環境永續的環評制度與經濟發展之間,沒有協作、不是哥倆好,反而像是競技場裡拚個你死我活的對手。台灣近年來的直接投資金額一路走低,拖累經濟成長動能,其中原因雖然很多,但套用行政院長林全的說法,環評問題就是其中之一。
本期封面故事「失控環評」,主編楊卓翰深入調查近年來引起環評爭議的多起開發案;每樁個案,都是厚厚一疊檔案資料,第一層,看見了環評過程對事業主無限上綱的荒謬要求:環保規格明顯高於標準的開發案,可以延宕四年時間;環境影響說明書裡一個單純的物質更名申請,也可以文書往來兩年多。
但是,當記者進一步透過訪談,往裡再看一層,會發現這樣的荒謬,其實又是制度使然:錯誤的制度,讓環評委員竟然成了千億開發計畫的最後把關者,扭曲畸形的權責結構,也讓他們往往只能無奈地猛踩煞車。
不只猛踩,失控的環評,某種程度已經像是鎖死了經濟發展的車輪。
攸關制度改革的《環評法》修法正待進行,這是一場攸關台灣經濟前景的關鍵戰役。台灣需要經濟發展,也就需要一副好的煞車,但好煞車的定義,是能在關鍵時刻避免暴衝、是能精準控制前行的速度與勢頭,而不是一路鎖死,不斷折磨消耗著原本該有的前進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