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不是你家開的!」六月二十日,永豐金控副總經理張晋源在臉書上這樣寫到。
這話說得有點酸味、有點苦味,口吻有些市井味,但細究永豐金控連串弊案的種種可疑情節,這的確是最能直指核心的一句,也是對台灣金融業最重要的啟示。
隨著一位百年世家掌門人走進台北看守所,我們也開始將這段期間關於永豐金控的所有風雨片段重新建構、逐一細查,「無論投資、授信、取得抵押品,幾乎每一個環節都是經過層層轉折。」負責研究的同事這麼說。而這所有的複雜設計,似乎都是為了一個被專業機構評為「放款回收風險高」、卻也存在誘人獲利空間的案子。
「讓自己掌控的銀行忽視風險,放款給自己投資的公司」,這或許就是風暴的暗黑軸線,也回到張晋源在臉書上的那句話:「銀行不是你家開的。」不該用大眾的存款承擔過當的風險,試圖成就自己的利益。
眾所皆知,台灣銀行業面臨過度競爭的困境,行政院長林全曾多次表示,公營行庫併入民營金融機構的前提,是民營金融業者必須「去家族化」。家族色彩淡了,才能避免銀行存款淪為家族事業的金庫。
但林全也曾說過:「沒有一家民營金融機構願意去家族化。」如今,透過對於這場風暴的完整拆解,釐清疑點之外,更重要的,它也像是台灣金融產業的一堂課。看懂這堂課,或許,我們才會開始更認真地思考,是時候搬去那塊阻礙產業向前、而原本就不應該存在的大石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