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的撰稿重心放在全球總體經濟,當時,經常被一堆英文字母湊成的「潛力國家明牌」搞得頭昏腦脹。金磚四國的BRIC一炮而紅之後,各大機構都想如法炮製,動不動就造出個新名詞。有時甚至懷疑,它們會不會為了湊成一個有意義的英文單字,勉強加入一個前景普普的國度。
外貿協會國際行銷諮詢中心副主任陳廣哲就是這麼做的。去年底的一場論壇中,他從靈貓六國(CIVETS)、維他命十國(VITAMINS),一路看到所謂的薄荷四國(MINT)、VIP三國等,十多個單字檢視下來,結論是,不管什麼幾國,都少不了東協國家或印度,也就是我們「新南向政策」的主要目標國。
政府喊出新南向,方向正確,東協與印度各國的人口年齡中位數多在三十歲以下,勞力充沛又有消費潛力,對台商來說,在這裡搞代工或拚內需,都有商機;然而,全球資金在過去幾年早就前仆後繼猛卡位,台商在語言文化相近的中國打拚多年後,能否適應全然陌生的新環境,也是問題。
這是本期封面故事的發想源起。關於東協或印度的商機討論不少,但許多業者說,對南向的各個障礙點,至今仍找不到系統性解答。從人才、資金,到企業掌握東協內需市場的實戰心法,這一回,我們希望提供讀者完整答案。
政府也有努力空間,對比日、韓,台灣對東協的開發援助金額占GDP比率顯然偏低,當然也讓這些國家對台灣的印象打了折扣。這是在當地實際拚搏業者的痛點,也是政府在力拚南向時的補強方向。
江山如此多嬌,台灣產業資源的新挪移似已啟動,期待能有一個後發先至的美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