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是在農曆年節期間進行的,也就是「一例一休」上路剛滿月時。其中一個問題問得直接:對於一例一休的相關新規定,你是否感到滿意?
憂的,當然是修法結果讓勞資盡皆不滿;至於喜,似乎有愈來愈多人開始發現,《勞基法》真的與現實環境脫節了。在高喊新經濟多年的此時,我們仍在用這套源自《工廠法》的勞動法規,管理著五花八門的現代百業。
而在恍然大悟之後,往往才會跳出井底找答案。
於是,在本期封面故事的製作過程中,編輯團隊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盡可能地拆解各個先進國家勞動法規。
這才發現,當我們爭論不同形態工作者無法一體適用工時規定時,許多國家早就看透,對具有職場競爭力的勞動者,不須過度保護,反而應給予更多彈性空間。於是,美國的工時規定不及於年薪超過新台幣一四七萬元的白領或專業人員,澳洲、荷蘭、新加坡等,也同樣以薪資作為工時規範的適用判斷。
我們也發現,當許多行業吵著難以因應一例一休時,澳洲早已針對一二二種行業規範各自工時;德國甚至設計了「工時帳戶制」,讓勞工保有極高的工作時間彈性。其實,根據我們在一月間針對立委進行的問卷調查,超過八成的立委也同意,應該依照不同工作性質,訂定不同的工時規範。
勞工不滿、資方反彈,再加上制定法規的立委也看不下去,期待這樣的三股力量,能讓《勞基法》早點甩掉《工廠法》幽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