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在公開場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管說了什麼,往往都會成為無可動搖的中國政令;然後,全世界的媒體會開始一陣揣測聯想、延伸解讀,試著參透蘊含其中的無窮玄機。不過,二○一六年十二月十六日,他在中央經濟會議裡說的這句話,實在是直白的不必多作解釋。
說出此話,習近平是藉此要求北京當局必須窮盡一切手段避免房價飆漲;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炒房氣盛,當地房市被喻為「地表最大泡沫」,根本原因,的確就是習近平口中的直白道理:人們好像忘了,房子,就是用來住的。
○八年金融海嘯以來,全球資金浮濫,房地產的定位也在這樣的資金溫床中逐漸變質,從「用來住的」變成「用來炒的」,像是一種金融資產,一種用來賺取利益的工具。而台灣近年來的都市更新牛步化,多多少少,也是因為存在類似問題。
在本期封面故事「老屋大富活」的報導中,我們採訪了憑藉一股傻勁推動都更的住戶代表,當談到十六年來與住戶協商的心得時,他有感而發地說,「如果地主只想拿到最多好處,老房子永遠沒有重建的一天。」在新北市,一位「都更推動師」的形容更是一絕,「台灣人數學很好、記性卻不好,算計著一坪換一坪,還要加一個車位,卻忘記房子早已骨質疏鬆。」
隨著行政院推出《老屋重建條例》,台北、新北市也在過去一段時間祭出各種加速都更手段,沉寂許久的都更話題近來終於再度加溫;然而,都更能不能真的就此復活,關鍵之一,還是要讓人們憶起那句簡單道理,房子是用來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