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財經風雲人物」的面向很多,若純就產業人物而言,每到發想候選名單時,我總會想起經濟學課本裡寫到的「生產四大要素」:土地、勞力、資本,還有企業家精神。
只是,這樣的標準,卻讓我們在今年的挑選過程中格外掙扎。掙扎的原因,並不在於人選難產,論格局之大、論策略之精、論產業影響,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都是風雲。
這一年,他以新台幣千億元的手筆購併日本夏普,格局夠大;他以柔軟的身段搭配精實的管理風格,讓夏普在上半年就轉虧為盈,策略夠精;而在手握夏普之後,他更對韓國巨獸三星發動奇襲,在川普口中那個撼動全球製造業版圖的「返美製造」政策下,他也在第一時間站在聚光燈的最亮處……,每次出手、每次喊話,都是一陣風起雲湧。
那麼,我們的掙扎是什麼?
「除了郭台銘,難道沒有新面孔嗎?」
製作本期封面故事的過程中,編輯團隊不斷提出這樣的問題。
約莫一年以前,台大經濟系榮譽教授陳博志寫了篇文章,標題是「台灣最缺的其實是企業家精神」。文中指出,台灣最欠缺的生產要素不是土地、資本或勞力,而是企業家精神,台灣經濟近年的最大問題,則是新一代的企業家和新產業無法興起。
文中所指,成了我們一年後的掙扎和憂慮,掙扎於人物斷層,也憂慮缺乏新的衝撞,將讓台灣產業缺少活力。
二○一六年,我們看到了全新格局的郭台銘,但在台灣,我們也期待能夠出現新的郭台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