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大家對東南亞的刻板印象就是「落後」,那裡是外勞和外配的來源地。從經濟角度來看,東南亞是台商設廠基地、拓展連鎖餐飲的新興市場,或者端盤子的出路。
二○一五年即將畫上句點,卻也是東協經濟共同體(AEC)成立、躋身為全球第七大經濟體的起點。對台灣年輕人來說,這塊距離台灣二、三千公里外的火紅市場,並沒有想像中遙遠,而是未來最具潛力的職場新選項。
過去,大家對東南亞的刻板印象就是「落後」,那裡是外勞和外配的來源地。從經濟角度來看,東南亞是台商設廠基地、拓展連鎖餐飲的新興市場,或者端盤子的出路。
《今周刊》跨越四國追蹤,在泰國、越南、緬甸和馬來西亞,看見許多台灣年輕人不辭千里,到這裡上班。就連畢業於台大、清大、政大等高材生,也捨近求遠,紛紛選擇到這裡工作或創業。我們從數據發現,東南亞已成為海外工作最熱門的新天地,近三年來,職缺大增逾五成;學東南亞語的人次,近三年來也大增二至三倍,且外派當地的薪資即將迎頭趕上中國。
在這裡,我們看見來自台灣的七年級生勇敢闖蕩,克服異鄉的種種不適應和挫折,換得年薪百萬的報酬。同時,我們也遇見許多年輕創業家,他們有別於過去台商拎著皮箱到東南亞,利用當地廉價勞力,開工廠做代工,或從事進出口貿易。這些年輕人瞄準的是內需市場,從手機通路、汽車零組件、食品等領域展開創業,在百廢待舉的處女地,搶得先機。
東協十國文化、宗教、風土民情皆不相同,和台灣更是差異很大。有志前往東協發展的人,除了掌握當地語言、融入異國文化之外,更重要的是,保有彈性且開放的心胸,和勇於冒險的精神,才能適應當地環境,成為長征東協的職場尖兵。
本期另一個封面故事《全球學習新革命》談的是,目前全球正夯的MOOCs(磨課師)大規模線上學習,透過網路,在台北的你,也可以選讀哈佛、華頓商學院、麻省理工學院等世界頂尖大學的課程。在網路時代,比的不是你擁有什麼學歷,而是你是否擁有自學的能力。另,本期《朱敬一觀點》專欄因故暫停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