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是資本主義社會自我運轉的基礎動力;只有在公平競爭的條件下,所有產業,與被制度放置在這些產業中的人事,才能積極向前,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像是晶圓雙雄中的張忠謀與曹興誠,就是一個半導體時代永遠不會退流行的話題;老曹說,如果沒有台積電,聯電會寂寞;自然沒有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可能就不會精益求精,讓現在的年輕人,喝到更多口味變化的飲料。
不過永無止境的競賽,卻會讓人疲累;除了賣命競爭,除了快速前行,現代人還能稍稍停下腳步,想想自己生命的意義嗎?
這不是一個嚴肅的生命問題,而是當下社會集體反射出來的一種集體需求。
許多古老的智慧,在現在的台灣似乎都已被遺忘。不論孔孟,還是老莊。這些東西,好像只是孩提時代,在學校學習的蒼白青春與苦澀歲月。
但,這樣的心態,總是要付出代價的。社會價值體系的崩解,或許就是這樣開始的。所以,人們開始無法找到填補個人當下心靈空虛的良藥。
空虛的現代人,或是苦悶的現代人,或是蒼白、或是無力……,現代人在遠離既有的傳統價值之後,取而代之的,竟是一些「疏離」與「冷漠」。
但心靈總得填滿,生命也要找尋出口。在當今社會緊張忙碌的壓力下,空虛的心靈與若干蒼白的生命,只能尋求商業的模式,解決問題。
「每個人都在尋找一把心靈鑰匙,讓心靈富足。」有需求,就有供給;有人心靈空虛,就有人願意去填補自己似乎深陷看不到底的心靈空洞。
資本成熟運作的市場機制,同樣也能用一種商業形式,滿足人們疏離的關係與渴望充實的心理。
說來諷刺,原來造成人際疏離、心靈空虛的商業文明,也可以用資本運作的形式,遂行心靈的自我救贖。
本期《今周刊》的(封面故事)與(特別企畫),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兩個極端;一是設定假想敵,讓自己更有活力、更有競爭力;而(封面故事),就是在這種高度競爭社會下,產生的集體心靈空虛問題。
仔細想想,聰明的你,會努力賺錢之後,再花錢填補因努力賺錢而空虛的心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