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現在台北選填志願狀況,有太多考生家長正為念不到住家附近的學校而煩惱。有「明星高中」情結的人,為「高分低就」生氣跳腳;沒有「明星高中」情結的人,也得不到就近就學的好處。總而言之,大家都是受害者,都生氣了。
看來,我朋友太樂觀。依現在台北選填志願狀況,有太多考生家長正為念不到住家附近的學校而煩惱。有「明星高中」情結的人,為「高分低就」生氣跳腳;沒有「明星高中」情結的人,也得不到就近就學的好處。
總而言之,大家都是受害者,都生氣了。
為何一個用意良善、要鬆綁中學生升學壓力的政策,最後卻變調走樣?容我直言:關鍵就在於少數迷信「明星高中」的精英,還有不願得罪他們的政府官員。
本刊專欄作家朱敬一院士曾寫過文章,大聲疾呼十二年國教好處。在此借花獻佛分享給讀者。他舉例: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曾錄取一位黑人,這位黑人不比另一位白人學生成績好,結果校方被白人學生控告「種族歧視」。然而校方回應是:哈佛法學院要訓練的律師,是出來要面對各式各樣人都有的社會。如果一個人只活在相同背景的族群溫室裡,將來如何在真實社會裡當律師?
哈佛大學尚且小心維護學生「社會化」的權利,我們何須過早讓孩子在高中時期就進入精英環境裡?老子說:「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入其世才有待人處世的柔軟度。往長遠想,高中社區化讓孩子在正常的小社會裡長大,對他們才真正有幫助。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研究,把高分組學生分散到各校,不僅表現更好,還能使其他人受惠。這讓我想起,本刊在五月初報導的顏美雯老師。她讓班上分數高的同學去教其他小朋友,因為教別人很有成就感,被教的人明顯進步,整個班級的學習風氣很正向。
有人建議乾脆恢復聯考,終結亂象。走回頭路更不可行。要讓崩壞的十二年國教解套,更應該加速推動高中社區化,千萬別被明星高中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