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都會區的人,三、五步就是一家診所,二十分鐘內可以到達醫學中心,實在很難想像,台灣醫療這麼發達的地區,竟有二十二個鄉是無醫鄉!
在〈消失的醫師〉專題之後,《今周刊》持續關懷台灣的醫療問題,我們研判在醫師荒之下,貧瘠的偏鄉,情況將最為嚴峻。
在採訪中,我們的記者發現,在台東縣達仁鄉,有一位「超人醫師」,日夜操勞看診,三十九歲就累到中風了!聽到這個故事,令人非常震驚。進一步採訪後發現,這位徐超斌醫師原本服務於奇美醫院,但為了解決部落族人的就醫問題,他捨棄高薪返鄉行醫,在醫療資源極度缺乏的偏鄉服務。
看著一張張照片,我們發現達仁鄉只有一間衛生所,超人醫師每天除往返於台東市與衛生所之間,下午還得巡迴出診,親自到病人家裡看診。因為中風的關係,他彎著身軀緩步行走,上下樓梯得有人幫忙,連穿脫醫師服都顯得很不方便。他在中風後,仍不放棄行醫,單手單腳開車,一周巡迴的車程就可以繞台灣一圈,他的精神真的令人感佩!
台灣不只貧富差距大,連醫療都呈現嚴重M型化的狀態。住在偏遠地區的民眾,看病路迢迢。因為沒有醫師,發生意外或急重症,經常會來不及送醫,就會奪走他們的生命。台灣的醫療水準令人驕傲,但是偏鄉醫療資源缺乏的問題如果不解決,我們就不足以稱為進步開發的社會。
一年之計在於春,本周特別製作另一個封面故事〈我用二十萬賺一千萬〉,好幾位投資理財達人分享他們現下的布局與投資理財心法,作為讀者開春布局的參考。
另,本周「陶冬專欄」因故暫停一期,特此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