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島內最近掀起一股大陸熱,傳統產業也好,科技產業也罷,好像不到大陸投資發展就無法迎接下一個世紀似的。企業經營為了本身的利潤最大化,自然要嚐試各種可能增加競爭力的機會,但是站在政府的立場,以兩岸間極其敏感的氛圍,自然對開放大陸投資抱著審慎保守的態度。
事實上,這一波民間赴大陸投資的壓力真有這麼大嗎?如果我們以較長期中立的心態看待,或許這只是產業發展及企業經營的必然轉變,並不是台灣不能待了,也不代表中國就只有一個好字。
新台幣自從一九八七年明顯升值以來,多數傳統產業便已經面臨出走的壓力,當時政府也給予企業協助,陸續推動所謂的南進政策、南椎計畫等;政府高層也親自帶領台商四處找尋新的生產基地,南非、中南美、東南亞都曾經是傳統產業第二春的夢土。
時隔多年,這些由政府主導的產業外移政策,有的成功,有的失敗;或者更精確地說,部分外移的企業中,成功者有之,失敗者有之,但是絕對不能武斷地評判哪個政策的對錯是非;因為企業經營成敗必定有其因素,某家企業在某地設廠能夠獲利,未必表示另一家企業就能存活。這種狀況其實可以回歸自然法則中的物競天擇、強者生存。
台灣企業現在會存在赴大陸投資的壓力,主要原因在於過去十年這方面的需求受到壓抑,因此在政權丕變之初,戒急用忍政策似乎出現了一絲細縫,於是蓄積了十年的壓力受到推擠,才形成如今的燎原之勢。如果過去十年沒有對大陸投資設限,平時既然管道暢通,現在自然不會有壓力鍋的現象。
舉例來說,過去政府並沒有對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進行投資管制,比方美國、歐洲或日本,所以也就完全感受不到錢潮湧向這些區域的壓力;尤其過去五年美元資產一枝獨秀,台灣的企業與資金也就這麼過去了,卻沒有造成社會輿情討論或憂心的情形。
因此我們可以認定,現時這股中國投資熱只是累積了十年的總渲潟,壓力釋出後便會回歸常軌;但是如果政策上仍舊採取嚴密把關的作法,只會讓壓力鍋繼續增壓,直到承受不住,爆裂為止。
至於企業到大陸投資會使台灣產業空洞化,以及大陸將會因台商的資助扶植,進而轉與台灣形成競爭關係的論調;產業空洞化不是留住高勞力密集、低技術、低附加價值的產業就可以避免的,政府應該對台灣企業過去二十年在科技產業發展的成績有信心;如果他們當年可以在成千成萬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躍居世界產業的龍頭,我們就該相信他們有能力繼續尋找下一波的成長動力。政府要作的只是排除不合時宜的法令規章,淘汰沒有競爭力,卻占據台灣有限資源的夕陽企業,讓有能力的企業可以繼續在台灣再展身手。
而對大陸日益提升的競爭優勢,政府當局要有更宏觀的氣度,畢竟大陸不是單對台商招手而已,而是對全世界開大門;少了台商,中國還是中國。此外,台灣與大陸的經濟發展層次不屬於同一個量級,台灣要抓的是下一世紀的主流趨勢,而不是回頭和中國爭二十世紀開發中國家的資源;政府要把美日英歐等工業國家設定為經濟競爭的假想敵,如此產業政策才會有升級的動力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