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事業繁忙的溫昇豪,很早就知道自己在投資上的優勢與劣勢,擁有高於定存的固定收息概念,成為他的理財方針。
「你看今年1月的伊朗事件,影響石油價格,黃金也在飆漲,美元有人覺得會走弱,有人又說不會…市場上永遠都有不同的說法,所以我從不覺得有一個投資商品是穩定的。」很難想像,眼前這位演活《我們與惡的距離》裡憂鬱喪子的劉昭國、獲得2019年金鐘獎戲劇節目男配角獎的溫昇豪,儼然像一位財經界行家般分析政經時局。
沉穩、內斂一直都是溫昇豪給外界的形象,多元、收放自如的戲路卻總能讓人耳目一新,在演藝圈闖蕩10餘年,而立之年後才開始嶄露頭角,溫昇豪的沉潛和出線,讓他對於收入更懂得「穩定」和「保本」的重要。
溫昇豪有一位很會理財的母親,結婚後也有很會理財的太太,自己在年輕時代雖然生活捉襟見肘,但已有「定期定額買基金」的習慣,堪稱演藝圈標準的理財達人。
溫昇豪回憶,退伍後因為有理財專員的推薦,開始1個月3000、3000元的買入基金,有多一點收入後就是5000、5000元的扣款,當時最熱門的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富達新興市場基金,溫昇豪都曾申購。雖然在外界看來已經是投資的起步,但溫昇豪卻不這麼認為,因為當時的生活還是左支右絀的多,為了到英國倫敦工作,他也只能趕緊把基金贖回,才能提供足夠的財力證明獲得簽證。
投資權值股當定存 每年穩定配息
30歲後,精湛演技在《敗犬女王》、《犀利人妻》等劇,發揮得淋漓盡致,部部叫好又叫座,溫昇豪人氣大開。當時,做保險業務員的母親在溫昇豪國中時為他保的郵局儲蓄險剛好滿期,拿回了一筆錢,演藝事業逐漸穩定的他,要媽媽自己留著,卻也深刻感受到每個月固定繳一筆小錢、幾年後就能累積成大錢的威力,以儲蓄險當作保本的理財概念,開始深植腦海。
因為溫昇豪很早就明白,藝人是一個高風險卻薄利的行業,投入的成本是青春和時間,外界或許看到了光鮮亮麗,但忽略了經年累月的積累過程,沒有升遷制、沒有勞健保、沒有週休2日,靠的就是自己的拚搏,「我們本身就是業務,也是一個商品,我們行銷我們自己。」
「3年不開張,開張吃3年。」溫昇豪對於演藝事業看得透徹,所以每次拿到單筆較大的收入後,他選擇的是未雨綢繆,每年固定將收入投向儲蓄險保單,3年、5年還本的都有,收入多時就會多買幾張保單;近幾年每年都會有儲蓄險保單陸續到期,溫昇豪已考慮周全,沒工作時就剛好有一筆金錢支援,如果有工作,就繼續拿來買保單滾收益。
除此之外,股票、房地產溫昇豪也多有涉獵。像是股票,溫昇豪少量買入台塑、鴻海、中華電等權值股,原因是溫昇豪認為這些公司不是投機行業,足以永續經營,且股價波動不大,每年穩定配息,殖利率都比定存還高,買入後當作是「儲蓄」的概念持續抱著。
另外,在高雄出生的溫昇豪,因為家人多數仍居於南部,所以在高雄房價較低時買入並出租,在台北天母擁有的小房子也是拿來租賃,溫昇豪更在日本東京置產,他事先做過研究,知道日本房市波動度低、不容易有炒作空間,更簽了30年保證出租的契約,就算閒置,還是會固定收到逾4%的收益。
溫昇豪歸類為「保本」的投資做足後,才會把多餘的錢投資朋友的事業,因為有年輕時與朋友合資開燒肉店失敗的經驗,讓他明白一個道理:投資既然不是自己主要的生產收入,在無暇管理和了解的情況下,反而常常賠錢,其實是本末倒置的作法。且隨著年紀漸長,有了可愛的女兒後,理財就會愈來愈保守,「息收大於定存」就是最重要的核心概念。
樂當台、日包租公 年報酬逾4%
除了固定每年持續購買的儲蓄險外,近期溫昇豪也看上了外幣保單以及AT&T(美國電信公司之一)公司債,購買的金額雖然不多,只是試試水溫,但還是不免讓外界佩服,這位螢幕上角色萬千的「男神」,擁有的多元投資方式卻不忘「穩定」初衷。
對於理財自有一套深刻領悟的溫昇豪,非常鼓勵擁有房產;他說許多「北漂族」來到台北,如果打定主意數10年後就要回鄉,他同意以租代買,但如果決定落地生根,年紀漸長恐會有租不到房的風險,「老無所依是一件很悲傷的事。」他認為「有土斯有財」,買房可以往「蛋黃區」規畫,也不用把置產當成「投資」,而是一種安全感的實踐。
另外,溫昇豪以過來人的經驗,很鼓勵藝人多儲蓄:「如果你這個月賺了10萬元,上個月只有3萬元都能過生活了,那剩下的7萬元就存起來吧!不要拿去買包、買手機了。」
溫昇豪說:「這年頭沒有什麼投資標的是穩賺的。」所以他鼓勵後進,先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然後多看書、多充實自己,嘗試學習新事物,強化自己的競爭力,「投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談到近幾年電視圈的蛻變,溫昇豪都經歷其中,他語帶肯定地說:「多元性在亞洲市場是被看到的,也被很多外商肯定,大老闆們或許可以考慮投資方興未艾的文創產業;軟實力被看見後,觀光事業就有機會被帶起。」
從個人的理財觀,延伸到整個演藝產業的發展;從個人的人生思考,放大到對晚輩的啟發,溫昇豪雖然笑說自己都在「練肖話」(台語,多指胡亂說話),但能確實了解自我與產業發展,或許也是溫昇豪能在演藝圈的洪流中,持續穩中求進的原因之一。…(本文節自財訊601期,詳全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