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志工,是退休最好的一條路,自己可以成長,也可以幫助別人!」戰後嬰兒潮世代的李順良與周絹夫婦,投身志工多年,最初只是被朋友拉去幫忙,卻因此拓展人際,更藉此進入書畫的世界,作品除多次在台展出,也曾先後登上日本大阪、東京美術館。他們退休後將旅行、作畫、寫詩、當志工融於生活中,開啟精彩豐富的第二人生。
說起當志工的源由,「機緣碰巧」是他們的答案,74歲的周絹笑說:「朋友找我參加福山植物園的參訪團,遊覽車上聽到台北市婦女會在招募人手,我想生活這麼平淡,要不然來當志工好了!」
20年前接觸婦女會時,周絹仍與丈夫李順良經營貿易公司,儘管工作忙碌,還是在週末抽出一天去婦女會服務,也因會裡設有書法班,讓國文系出身的她一頭栽進書畫世界裡,進而「推坑」另一半一起當志工、玩藝術。
▲李順良與周絹夫婦投身志工多年,最初只是被朋友拉去幫忙,卻因此拓展人際。
熟年夫妻情趣!妻子舞文弄墨,丈夫畫畫刻印
周絹笑說,那時帶李順良去看書畫展,艷羨別人作品蓋有各種雅致閒章,「外頭刻章很貴,他說要不然來學刻印章好了。」想不到李順良愈刻愈認真,連到內蒙古旅遊,都特意到知名的「巴林石」產地赤峰市扛石頭回來,「買了一大堆,好重好重啊!」
75歲的李順良對此大笑:「都是被我太太陷害了!」他是成大電機系畢業,早年工作常需要畫機械圖,對製圖並不陌生,當時面對老婆大人要求,當然也是「使命必達」。
其實他的藝術天分早在少年時期展露,就讀南一中時,美術作品就常在學校展出。後來有機會到社教館當志工,順勢就在館內學畫,一學素描就上手,之後陸續涉獵工筆、彩墨、油畫,興致一來,「畫到高興才睡覺!」
他倆常共同創作,由李順良為妻子的水墨畫配背景、刻印,周絹則幫老公畫作題詞作詩。
▲白河賞荷,李順良將夫妻倆人的出遊照片轉繪為油畫。(圖/郭美懿翻拍)
▲李順良出身農家,作品常描繪田園風光。(圖/郭美懿翻拍)
▲周絹遊歷基隆「海門天險」後創作的水墨書畫,背景為李順良所配。(圖/郭美懿翻拍)
結束貿易公司樂退休,人生不再只為工作而活
藝術生活過得愜意,也因此10多年前碰到金融海嘯,他們與東南亞的生意往來大受影響,「那時畫畫、寫字玩到有點忙,乾脆就結束公司!」如此豁達,不是因為過往賺到金山銀山,而是希望人生不再只為工作而活。
「我覺得人應該退而不休!」周絹說,退休不該是全面從人際圈中撤守,反而更該接觸人群,尤其很多熟齡族擔心脫離職場後無聊寂寞、無法重新建立交友圈,其實「你參加一個社團,朋友邀你就去,朋友還有朋友,就能認識更多人。」
像他們後來被朋友拉去當社教館志工,附帶福利是可在館內免費上一門課,書法、畫畫愈學愈起勁,朋友圈也在無形中擴大。
李順良則認為,退休後不再為賺錢而工作,要做的應該都是從興趣出發。像他剛退休時參加登山會,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就爬了30幾座,有次攀登玉山,硬是把擔心有高山症的周絹推上去。
雖然攻頂過程艱辛,但周絹詩性大發,事後不但做了12首七言律詩,李順良也以油畫記錄當時美景,讓這趟玉山之行更充滿意義。
▲夫妻倆經常一起出遊,感情相當好。(圖/周絹提供)
每周爬山保持健康,嚮往山水風景四處旅遊!
現在年逾七十,他們轉向市區郊山,每周必爬一趟象山,笑稱大小路徑都摸得熟透。「不爬山,躲在家裡也沒有意思,出去走一走、曬曬太陽、流流汗,身體比較沒有毛病。」
一來藉踏青保持動力與開朗心情,二來也能維持健康,像周絹暈眩的老毛病,就是靠著爬山與上中醫課自行調理而痊癒。
「我們喜歡旅遊、喜歡玩,回來就作詩、作畫。」周絹笑說,朋友曾邀搭郵輪,但她對這種奢華享受的度假團沒fu,反而更嚮往在古典小說、詩詞中描述的山水風景。於是夫妻倆走了絲路,去看大漠、吐魯番的坎兒井;也曾造訪黃山、杭州,「對我有感覺的地方就去!」
也因兩人都出身農村,對於田野風光特別鍾愛,自嘲個性「雞婆」的周絹更常主動發起「戶外教學」團,邀約社大同學與親友一起旅遊,足跡遍及猴硐、鹿港、王公等地。
當志工收穫豐富,退休生活充實「時間不夠用」
很多人擔心退休後沒事做,但他們將退休生活安排得緊密紮實,除了在台北社教館擔任文化志工,也因社大上課而成為基隆河錫口巡守隊員,周絹更另外參加書畫會、詩詞社,兩人忍不住說:「上課、巡守、聚餐….,活動太多,時間會有點不夠!」
他們說,擔任志工最大收穫,莫過於藉由接觸不同人群得到成長。「人生就像一場旅行,旅途上會遇到很多人,善者為我師,不善者為我知。」不論好壞都是啟發,一如他們退休之後從未限制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樂在嘗試,也讓人生之路走得寬廣而燦爛。
▲李順良出身農家,作品常描繪田園風光。(圖/郭美懿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