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不自我設限的想法,是林廷芳花一輩子煉出來的祕訣。我們問他,人生中聽過最受用的一句話是什麼?他側頭沉吟了半晌。
林廷芳聊起1994年湯姆.漢克斯演的電影《阿甘正傳》裡的幾句台詞,笑說:「其中一句是阿甘的媽媽說的,另外一句是他女朋友說的。」
阿甘媽媽是這樣告訴兒子的:「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吃到的是什麼味道。」
這句話之於老董,意味深長。他又引述了另一句話,「You only live once, but if you do it right, once is enough.」。這應該是美國性感偶像梅.蕙絲(Mae West)說過的名言,即使人生只有一次,如果你做對了,那也就足夠了。
老董進一步耐心解釋,「意思就是,要勇於嘗試。」人生本來就是無常的,沒人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但就像他從《阿甘正傳》裡學到的另外一句話,阿甘女友向他喊著:「Just run!」只有保持好奇心,而且不斷跑下去,才能在生命裡跑得過癮。就像跑馬拉松,不在乎快慢,但要知道目標在哪,才跑得完全程。
林廷芳從小一邊過著日子,一邊也蒐集著自己生命的經驗,思考該怎麼跑?該怎麼才能跑得好?
林廷芳的父親林榮渠也是傳奇人物,台南工學院(成功大學前身)畢業,後來成為當年首批跟著台電前董事長孫運璿建立台灣電力系統「不讓台灣黑暗一片」的工程師,後來更一手創立三聯科技。
逐電廠而居的童年
台中幫人物 曾窩在他家做配電盤
「小時候,因為爸爸在台電工作,我媽媽帶著一個皮箱,全家跟著父親到處跑。」回憶起當年,林廷芳說,谷關、奧萬大,還有鐵路、運煤火車的台北市汀州路,這些地方全都住過,他從小就像是游牧民族般「逐電廠而居」。
「我們都喊孫運璿『處長伯伯』。」林榮渠常跟孩子聊到孫運璿說的話:「處長說,沒辦法,就想出方法來。」在那個物資極度缺乏的時代,當年孫運璿和林榮渠這批人的拓荒精神,換句話來說,幾乎就等同於《阿甘正傳》裡的那句「Just run」。
林榮渠後來創業,白手起家,一開始的業務,以進出口貿易及單純承包工廠整廠配電工程為主。「在我小學三、四年級時,那時候我們就要做『童工』,接到案子,全家一起在客廳做配電盤,太大搬不出去,只好把窗戶卸下來搬。」他父親當時買下台北市水源路的房子,那是一個19坪的小空間。
林廷芳的舅舅其實就是勤美前董座何明憲,在林榮渠甫創業時,何明憲只是學生,他來台北念書就住這兒。除了何明憲,現在太平洋自行車創辦人林正義是林榮渠的弟弟,娶了何明憲八姊的喬山科技創辦人羅崑泉,這些現在實力強大的「台中幫」人物,那時候全都曾窩在19坪大的那個小空間裡,做過配電盤。「台灣人說多不了那雙碗筷。」兄弟姊妹登山,各自走在人生賽道,人人朝自己的終點跨步。
因為剛拍完照,邊說著話,林廷芳便脫下了西裝外套,他把襯衫的袖子捲了起來,老董突然看起來又多了些實業、實幹的氣質。
高中時,林廷芳參加救國團活動,這個契機開啟了他對運動、登山的興趣。大一時,他報名了一個合歡山滑雪營,「因為我有規律運動,所以別人一天只能滑兩趟,我可以滑到天黑。」教練驚訝之餘,把他推往了國手之路。

林廷芳是滑雪好手,年輕時甚至入選為東奧國手。(圖片來源:林廷芳提供)
「我特別感謝沈家銘沈老闆。」林廷芳並不是體育科班生,當年是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的沈家銘還特別去拜訪林家,並且幫他解決役男問題,才讓他有機會到奧地利受訓一個多月。
儘管林家當時並不富裕,林榮渠和太太仍標會幫兒子找到出國受訓的錢。林廷芳也爭氣,經過訓練,很快就成為國手級的專家。
無奈是,1980年,林廷芳隨團前往美國寧靜湖冬季奧運,當時台美斷交,選手竟然無法進入選手村。「代表團住在村外一個小旅館,旅館叫做『布拉格』,老闆是捷克移民,反對共產黨,所以租給我們。」最後代表團斡旋失敗,直接宣布退出奧運,一身本領的林廷芳抱憾歸國。
當年捨柏克萊大學回台灣
因為教授說:「學校永遠會在。」
回國之後,林廷芳並沒有因為錯失奧運而消沉,申請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準備出國讀書。不過,人生就像巧克力,沒人知道下一顆的口味,那個時候,三聯科技已經開始接「水庫監測工程」,好巧不巧,「我去報到後,父親就告訴我:『公司有機會拿到『翡翠水庫大壩』的安全監測系統。』
要繼續念書?還是回國幫父親?正在猶豫之間,柏克萊的教授Carlson博士(Roy W. Carlson)告訴他:「學校永遠會在。我念到70歲,還念第4個博士,但參與工地第一塊石頭到完成,機運太難得了。」
林廷芳聞言,決定歸國,「民國74年,水庫開始蓄水。75年我就結婚,錨,就定在台灣了。」他又露出虎牙,笑指窗外的信義區:「這邊外面看得到的樓,國泰、凱悅、君悅,我都參與過它們建造的過程。」

林廷芳從父親林榮渠的創業經驗中,不只學到了生意經,更學到了使命感。(圖片來源:林廷芳提供)
數十年的歷練、一輩子的實踐,都讓林廷芳想起《阿甘正傳》。人生縱然無法預測,也沒人吃過下一顆巧克力,但是踏穩每一步,審慎、勇敢地重新定位自己,「方向對了,走再慢都會做到。」
也有失敗的經驗嗎?林廷芳微笑說:「當然也有。」三聯在2007、2008年就看到再生能源,風力發電、機電都是未來藍海。「但我們投下去,太早投入,烈士死在沙灘上,3年實際上虧掉了兩個資本額,一年虧1、2億。」
「無論是三聯、喬山或是勤美,這些企業都有起有伏。我跟何明憲、羅崑泉他們平常相處時,最幸運的就是學到很多從經驗體會到的管理方式,漏氣的事情不會對外亂講,但我們自己會聊。重要的是,要去嘗試!」他大笑說。
每圈賽道都會經過「終點線」,但沒必要停下來。方向對了,就有辦法前進,然後,穿過終點線,再繼續下一圈,「Just run」。

小檔案_林廷芳
出生:1957年
現職:勤美集團董事長、三聯科技總經理
經歷:三聯科技工程師、課長、協理,勤美監察人
學歷:中原大學水利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