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多前,八一五全台無預警大停電後,時任經濟部政務次長沈榮津,原預計隨長官李世光請辭負責,結束公職生涯;但因高層強力慰留,這位近四十年從沒離開經濟部的老將臨危受命,接下部長重任。
這次不在規畫內的升遷,卻讓沈榮津碰上他口中,台灣經濟轉型「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美中貿易大戰觸發的台商回流潮。
這波浪潮,比預期中更加洶湧。
二○一九年春節過後,總統蔡英文替執政團隊設下台商回台投資金額須達兩千五百億元新台幣的年度目標;五月初,沈榮津就意氣風發地拍攝影片回報「經濟部達成任務」。之後幾個月,投資金額目標值頻頻上修,十二月初已突破七千億元。
美中兩強對峙掀起的巨浪,為沉悶許久的台灣經濟注入全新動能,但空有順風相助,若無人揚帆,船隻終究難以乘風破浪。經濟部扮演的,正是借力使力的關鍵角色。
從科員做起的沈榮津深信,政府官員必須實地觀察業界生態,才能以同理心替業者解決困難,他擔任工業局副局長時,就因熱愛訪廠、曾一天連跑十五家公司,獲得「台灣牛」封號。
執掌經濟部後,沈榮津的態度沒有改變。過去一年,他為宣傳政府的鼓勵投資方案,跑遍全國各縣市工業區辦說明會;座談結束前總不忘留下手機號碼,要業者「有什麼問題直接打給我。」也曾自己扮演神祕客,撥電話到投資服務單一窗口,體驗政府提供的服務內容。
「我們要把握老天給的機會,希望能創造台灣未來二、三十年的經濟榮景。」對於能參與台灣產業升級的關鍵時刻,沈榮津雖感欣喜,卻也戒慎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