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會去猜,他(郭台銘)為什麼選我;他選了我,我就盡力把我能做的做好。」12月17日晚上,交通大學工程四館內有一位難得返校的大學長。這一晚,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不談鴻海的未來發展,他從大學時期的一張照片說起,用過去經歷的種種,向學弟妹分享他的人生體悟,以及有如今成就的獨門心法。
回憶起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的學生時光,劉揚偉指出剛畢業時他也徬徨過。「我會看到那個學長做得多好、另一個學長到美國去。我就會怨恨自己、為什麼沒有出國。」劉揚偉希望學弟妹理解的,是他經過這麼多年終於有的體悟,也就是他此次分享的主軸—做自己。
為什麼是做自己?劉揚偉指出一個重要的關鍵,「成就的高低不是在你自己,是在環境。」他向學弟妹解釋,一個無法做自己的人,總想學著當別人、想要達成別人的成就,反而會終日惶惶,「就像是我很想做校長,但校長是別人決定的。我整天想著、該做的事情沒做,結果別人沒選我,我的事情也沒做好。」
空想著無法控制的成果,在實事求是的劉揚偉眼中,是大忌。他認為,遇到事情必須要切割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可以控制的,另一半是不能控制的。」他分享了一個在南加大工作的故事,當時他主持眾多博士生組成的團隊,由於工作不忙,他掌握時間把系統的程式碼徹底讀過,摸得滾瓜爛熟。
這樣的無心之舉,卻意外讓他在一次事件取得眾人讚賞。「那時候,紐約州州立大學校長打電話過來抱怨。」劉揚偉回憶當時,「對方一直罵、我就堅持回去。」電話結束後同事很驚訝他怎麼敢這樣講話,因為對方可是知名教授。
然而能有這樣的膽識,靠的是劉揚偉對自己工作的重視,把系統理解到比任何人還熟,「後來他寫信給我,說非常謝謝你的Support。」劉揚偉以這個故事告訴學弟妹,把自己的工作、可以控制的部分做好,那些不能控制的部分,也會受到影響、獲得改善。
他也以「成功全靠運氣、你越勤奮運氣會越好」勉勵學弟妹,「你一定要很勤奮,要學會感恩,還有練習如何把Priority(優先順序)做好。」不要為不能控制的部分去煩惱,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你的老闆自然會看到,不要特別去求。」
劉揚偉也特別強調,做事情必須遵循科學的方法,大量收集資料、分類並且用合適的方式處理。他以鴻海將電動車、智慧醫療、機器人定為長期目標的策略為例,思考的重點包含市場規模不小於200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大過20%、可以展現鴻海的優勢,才能進入「定策略、建組織、佈人力、置系統」的執行階段。
面對滿場學弟妹的提問,劉揚偉也用回應將觀念一次次引導回「做自己」這個關鍵字上。「我不是郭台銘,我用我的方法來做,但我學習他做事的方法跟經驗,應用到我做事的方法上。」他以自己最常被問到的接班議題為例,向學弟妹分享他的心法,「不要想太多,不要去抱怨,你手上有的事情把它做好,因為這些事情,都會帶來新的經驗、帶來新的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