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艾斯曼就像銀幕上一樣嗆辣偏激,但深入接觸,他的傲慢卻更像傲嬌,
正義感滿點,熱愛揭穿不誠實的公司,而比起擺精英架子,他更喜歡用嬉笑怒罵武裝自己。
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的好萊塢電影《大賣空》,是講述○八年金融海嘯前夕,一小群,嗯,禮貌上應該稱之為天才,實際生活裡卻是十足怪胎的邊緣傢伙,在市場還洋溢歡欣氣氛時,率先看見次貸風暴將至的先知。
路博邁基金資深投資組合經理史蒂夫.艾斯曼(Steve Eisman),就是《大賣空》電影裡,脾氣暴躁、痛恨金融體系敗壞的馬克.鮑恩的原型人物。艾斯曼於金融海嘯時,靠著放空美國房市賺進十五億美元,使他一戰成名。
艾斯曼旋風式來台停留一天,並獨家接受《今周刊》專訪。電影裡的他,三句不離髒話,脾氣永遠在爆炸的臨界點;真實生活裡的他,或許是少了金融海嘯的壓力,脾氣,好一點點。
初見面,記者行禮如儀奉上名片,艾斯曼卻將自己名片夾在右手食指與中指間,手一揚,名片挑釁地飛抵桌面,「這是美國人遞名片的方式。」他故意笑嘻嘻地說。
你對了,就代表市場錯了
「我喜歡這樣的感覺」
艾斯曼出身金融世家,他的父母、手足都在金融業工作,但他沒有半點金融業保守、嚴謹的架子,比如當被問及為何做一名放空的經理人,他先丟了一個德文單字,「schadenfreude」,中文譯為:幸災樂禍。
他玩世不恭地解釋,要成為一名好的放空專家,必須要有一點幸災樂禍的心態。當經理人持有一檔股票,股價上漲了,那代表經理人和多數人有一樣的看法。放空就不同了,經理人等於和市場對作,「當你對了,代表整個市場都錯了,我喜歡這樣的感覺。有些經理人不喜歡放空,他覺得他這樣毀了一家公司,去他媽的公司(Fuck the company)!」艾斯曼率性地撂了髒話。
當然,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人,不可能只靠耍嘴皮。事實上,艾斯曼自有一套嚴謹研究策略,他除了定期檢視美國金融資產證券化數據,包含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資產抵押債券、信用卡貸款等等數據,並綜合利差、債券信用評等資料,判斷美國金融市場當下的壓力耐受度。
看法一:
目前貿易戰規模 美國挺得住
艾斯曼將金融市場受壓程度分為綠燈(沒有壓力)、黃燈(一些壓力)、紅燈(有壓力)等三個燈號,目前,他認為市場仍處在綠燈狀態,「除非貿易戰全面開打,否則我看不到美國經濟衰退的徵兆。」
說這話的時間是五月十日,川普對中國二千五百億美元商品加稅二五%的制裁確定上路,但在艾斯曼眼中,這或許仍然稱不上「貿易戰全面開打」。川普若確定對中國其他商品全面加稅、對歐洲加徵汽車關稅,屆時,恐怕才會是艾斯曼宣判美國經濟走入衰退期的時間點。
不過,在他看來,即使出現了經濟衰退,這一回,也不至於釀成金融危機。
看法二:
美國衰退也不釀成金融危機
「經濟循環走到衰退階段是常態,但沒有跡象顯示會發生金融危機。」他以花旗銀行舉例,在金融海嘯前,資產對股東權益比(asset to equity)帳面上是三十比一,「但如果把資產負債表的潛藏負債也加進去,比例可能高達四十比一。」數字比越高,代表銀行槓桿開越大,風險也越高。
金融海嘯後,政府對銀行監管趨嚴,艾斯曼表示目前花旗的資產對股東權益比僅十比一,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這個比例可能放寬了一點點,「現在或許是十一比一,假設川普連任,他可能再度放寬金融監管,數字可能達到十三比一,但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當銀行資產對股東權益比高達四十比一,一顆鵝卵石都能毀滅體系,但當資產比不過十一比一,要釀成風暴,你需要天外飛來一顆隕石。」艾斯曼說。
也由於整體金融產業四平八穩, 導致原先只靠賣空金融產業的艾斯曼,找不到套利空間,不得不拓展投資視野,目光望向其他產業。
「與其投資特斯拉,不如投資通用汽車。」意外「報牌」的艾斯曼說。他認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是天才,但特斯拉燒錢太凶,恐面臨資金不足的局面;另一方面,在自駕車領域,他認為傳統車廠已做好攻城掠地的準備了。
傳統車廠中,他最看好通用汽車。事實上,艾斯曼在二○○○年初期,曾因為通用汽車管理層與資產負債表皆不如人意,預期破產指日可待,作空通用汽車。但近年他深入研究自駕車產業,發現通用汽車極有可能成為自駕車領導者。
看法三:
留意BBB級以下債券
艾斯曼要說的第三個市場觀察,與台灣投資人緊密相關。雖然他判斷除非貿易戰全面開打,否則美國經濟在二○二○年前都不會步入衰退,但他放話,「一旦衰退——而這一定會發生,BBB級以下公司債,包括高收益債,債券投資人會很痛很痛。」
他以BBB級公司債為例,這評等算不上垃圾級,但是發行規模已經從○七年的七百五十億美元,飆升到一八年約二.七兆美元。
艾斯曼說數字還不是最令人頭痛的,「債市缺乏流動性才是致命傷。」他說明,次貸危機前BBB級公司債發行量不過七百五十億美元,高盛或摩根士丹利等投資銀行債券交易員的債券庫存可能高達一百億美元,「但現在市場有二.七兆美元,投資銀行願意收的量才二十億美元。」現在甚至還算經濟太平盛世,一旦經濟衰退,投行對債券的胃口只會更小,流動性緊縮將使低評等債券價格加速下跌,「當時機變差,這種事肯定會發生,高收益債券也一樣。」 熱愛高收益債的台灣投資人, 在景氣即將變差時,該有點心理準備。
債市過度興旺歸功於長期低利率,而這也算次貸危機種下的惡因。艾斯曼談起危機爆發前和市場對賭的日子,「我每天都非常焦慮,我調劑心情的作法,就是每天午餐,我會關在自己的辦公室裡,反覆看《銀河前哨》(Star Trek: Deep Space Nine)電視影集,我每天看一集以上。」
調侃媽媽
金融危機時唯一好笑的事
這樣的焦慮一直到○八年,危機終於爆發,他內心的警戒解除,才稍稍舒緩。
艾斯曼放空所有資產,但他知道同為基金經理人的媽媽並不好過,他打電話給母親。
「媽,妳好嗎?」
母親回:「史蒂夫,你的媽媽並不好。」
他回:「媽媽,我很遺憾,我能為妳做什麼嗎?」
母親:「答應我一件事,讓我在我的床上好好去世。」
他笑嘻嘻地回:「好,我保證讓妳在床上安詳過世,不過床放在哪裡,我可不能保證。」母親二話不說掛掉電話。
隔天市場再度大跌,艾斯曼致電母親,「媽媽,妳好嗎?」
母親沒好氣地回:「正在把床牢牢地釘在地板上呢。」
艾斯曼大笑回憶整件事,「次貸危機一點都不好笑,但這是整起危機時,唯一值得發笑的故事。」
艾斯曼言談間總有一絲憤世嫉俗的味道,天大的事情,他也得找點趣味開玩笑,而他沒有一點傳統金融業人士氣息的原因,或許與他的閱讀品味有關,「我看的書起碼上千本,但我一本商業的書都不看,宗教、歷史、小說、漫畫什麼都讀,就是不看商業的書,而這反而對我的投資影響最大,這賦予我看見另一種敘事脈絡的能力。金融海嘯前,大家看到的是童話世界,我看到的是一場犯罪。」
談及電影《大賣空》上映後,他的生活是否有所改變,艾斯曼想了一下說,首映會當天,他帶了家人、小孩去觀賞。映後派對上,一位經紀人對他說,「我很尊敬你,你有世界上最高尚的道德感!」
艾斯曼的小女兒聽到這段對話,一臉不可思議地問艾斯曼兒子,「你有聽到嗎?爸爸有世界上最高尚的道德感。」小女兒再轉頭對艾斯曼說,「爸爸,你從哪裡得到你的道德感?」這位隨口髒話的基金經理人,說到這邊,再度放聲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