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他的得獎絕活 把故事鑲進山徑裡

他的得獎絕活  把故事鑲進山徑裡

賴若函

美食旅遊

陳弘岱攝影

1161期

2019-03-20 11:43

三月二十一日國際森林日即將到來,林木保護的重要性再次浮上枱面。
甫獲第一屆榮譽步道師獎項的呂來謀,多年來以匠人精神,默默守護森林古道修繕工藝。

「不可以把釘子一次全部打進去,要慢慢敲,不然會整塊裂掉。」中文不輪轉、需要人從旁翻譯的排灣族耆老呂來謀,全神貫注打量眼前十來公斤重的巨石,先用鉛筆在其上畫線,再由不同角度插上鋼釘、以斧頭敲打,板岩逐步片狀切落後,就是登山客腳下的步道石級。

 

八十七歲的呂來謀,是部落碩果僅存懂得「徒手破大石」工法的人;他也因為剖石、鋪石獨門絕藝,獲選為第一屆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榮譽步道師,隨著國際森林日到來,更深喚醒人們對大自然的永續保護意義。

 

在他的巧手下,厚一點的石板,化為地板、屋頂;薄一點的就成了桌子。所有建材都能就地取得,如今雖已有切割石板的自動化機器,但終究難以複製呂來謀醞積數百年原住民傳統的匠人技藝——他的作品,獨一無二。

 

活工具書

築路、建屋  都就地取材 

 

他來自屏東三地門的達瓦達旺(Tjavatjavang)部落,是部落人盡皆知的「活工具書」,除了精通竹葉藤編器具,也善於築路、建築工法。例如在山坡地開墾農田時,用砌石駁坎撐住陡坡的階梯式平台;又或者步道石梯前的擋板、主建築旁的矮牆、屋頂、桌子,呂來謀都能就地取材,憑藉一雙巧手,打造出不易被大雨沖刷侵蝕的建築工事。

 

「光是他帶在身邊的自製鐵刀,一支功能就可以抵坊間鐵鎚、十字鎬等多用途,但族裡年輕人幾乎都不會做!」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說。

 

延伸閱讀: 少妮瑤.久分勒分 用生命氣息傳承屬於排灣族的驕傲

 

個頭瘦小不多話的呂來謀,成長於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兩歲時父親就過世,自小貧困、沒有受過正規教育,自學中文、日文,寫得一手優雅中文字,也熟讀日文版本聖經。記憶力一流的他,擅長「做中學」,從小跟著長輩蓋房子,對各樣工法過目不忘。

 

在屏東縣三地門鄉達來村隘寮溪左岸,有座排灣族人建的百年石頭城,冬暖夏涼的石板屋,是因風災數度遷村遺留的舊部落,只作為耕種之用。過去山上還有學校,每天從平地來的老師爬上爬下,很多人走完都吃不消,大喊要辭職,石頭城前的山坡,也因此有了「辭職坡」稱號。

 

二○一五年,呂來謀帶著千里步道協會的志工群們,用古法重建步道,讓難以通行的「辭職坡」變得容易行走,也成為遊客必訪景點。徐銘謙看他使用的工法,是用很小的石片做成地板,大幅增加摩擦力,讓行人不易滑倒、雨水也不易沖刷侵蝕步道,和日本沖繩首里城的石疊道雷同,讓她大感驚奇。

 

呂來謀
▲ 呂來謀將大釘子一根根鎚入石頭,角度精準,
在重複動作中,厚重岩石以完整片狀剝落,令人驚豔。(圖片攝影/陳弘岱)

 

過目不忘

看日人修路   「就學起來了」

 

一問才知呂來謀除了原住民工法,也因為「過目不忘」的天分,從日本人身上學到不少技巧。

 

在日治時期長大,擁有日本名「木川平碌」的呂來謀說,大約一九四○年代、不到十歲的他,在一次大雨過後,看到日本人到部落修復遭沖刷破壞的馬路,就是用石板做出排水溝,「我從旁邊看,也就學起來了。」

 

評審在榮譽步道師的獲獎理由中提到,呂來謀鋪路的工法,是把隘寮北溪沖刷出來的板岩,一層層堆疊出砌石駁坎,調整成砌石塊或石板鋪成的路面;透過特殊鑿石工具將巨岩剖開,化作一片片石板。獲獎,代表著呂來謀把排灣族人適應環境、歷經淬鍊的工藝靈魂,展露無遺。

 

「他為了照顧弟弟妹妹,一輩子沒結婚,是非常好的人。」一旁的表妹馬秋妹感慨其無私精神,還曾任屏東三地門鄉傳統文化推展協會理事長,著專書留下原住民傳說、遷村歷史,致力於傳承。難得多話的呂來謀此時也感嘆年輕世代棄守傳統技藝,「現在的房子都用水泥,不用石頭了,年輕人都不會,我就花時間把他們找來學。」呂來謀說。

 

「他對自然、人文歷史的熟悉,融入到修路這件事,和他聊天的過程中,可以感到他對部落情感的投入。」評審之一、知名生態作家暨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劉克襄,數年前和呂來謀初次見面,就對他不多話、步行一個多小時去耕種的樣子,印象深刻。「步道師是孤單的先行者,直接以土地創作,長期地豐厚了這個行業的榮光。日後則繼續用熱情承傳,給予後代條條小路通往郊野的美好價值。」劉克襄有感而發。

 

至今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呂來謀,在長年的山林生活中,手掌磨出重重厚繭、手指也顯得粗大而彎曲。對照台灣許多公路可見、千篇一律的原住民部落圖騰、標誌,呂來謀的存在,更顯出永續修繕工法及排灣族匠人智慧的珍貴。

 

呂來謀(圖片攝影/陳弘岱)

呂來謀


出生:1932年

經歷:三地門鄉傳統文化推展協會理事長、達瓦達旺長老教會長老

學歷:未受正規教育

家庭:未婚 

 

延伸閱讀

原民學童想用歌聲為台爭光卻苦無經費 誰來替他們圓夢?
原民學童想用歌聲為台爭光卻苦無經費 誰來替他們圓夢?

2019-03-15

旮道文創聚落 共榮共樂的原住民文化
旮道文創聚落 共榮共樂的原住民文化

2019-02-26

你所不知道的臺灣創世神話
你所不知道的臺灣創世神話

2018-10-23

注入原民精神的地中海盛宴
注入原民精神的地中海盛宴

2018-09-05

沙力浪 笛娜的話 指引著回家的道路
沙力浪 笛娜的話 指引著回家的道路

201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