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國內發生首次機師罷工,勞資七天內四度協商,終於落幕。
銜命處理的交通部次長王國材接受《今周刊》專訪,透露整起事件的三大關鍵轉折。
交通部部長林佳龍上任一個月,隨即面臨機師罷工重大危機,協助他拆彈的是已輔佐三任部長的次長王國材。這位立委眼中全能的「工具人」、林佳龍口中的「鋼鐵英雄」,接受《今周刊》專訪時回顧了整起風暴的關鍵時刻。
轉折一:交通部阻攔不及!
工會直言「太遲了」
時間回到二月一日,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預告春節將發動罷工,並點名交通部介入。當時,交通部評估「事態嚴重」,要求華航盡快處理,但華航似乎認定去年八月已議定停火一年,進入和平協商期,且錯判機師不敢貿然在國人最重視的春節假期罷工,屢屢發出措辭強硬的新聞稿,戰線對峙氣氛升溫。
華航與機師工會雙方正式決裂的關鍵時刻在於,工會方面指華航對協商議題「寸步不讓、片面毀約」,華航只回應已約好二月二十一日再協商,顯然想拖過春節假期。於是在二月五日大年初一,工會啟動「罷工演習」,演練收取檢定證、啟動罷工流程,在二十四小時內,九百名華航機師會員有超過八成配合行動;換句話說,工會向資方宣告,可動員的罷工人數已超過華航一千三百名飛行員的半數。
情勢緊繃、一觸即發,卻還是沒能讓勞資雙方提前上談判桌。王國材說,當時連日與勞資雙方聯繫,在二月七日傍晚,他還在勸工會「不要衝動、不要做這種事(罷工)」,希望約雙方於二月八日來談,但獲得工會的回覆是「太遲了!」工會隨後在二月八日大年初四凌晨零時宣布,六點開始罷工。走到這一步,勞資才又在談判桌上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