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四八公尺的聖母峰在內,全球共有十四座海拔逾八千公尺的高峰,目前以不攜帶氧氣瓶方式(無氧攀登)征服所有高峰的,全世界僅有二十人,現年三十六歲的呂忠翰,正是距離這項紀錄最近的台灣人。
「對高海拔會有一種夢想,那是一個殿堂,會覺得必須進入那個領域。」說這話的呂忠翰,二○一八年創下台灣首位無氧攀登全球第九高、死亡率達二成的「殺手山峰」南迦帕巴(Nanga Parbat)里程碑,至今累積四座八千公尺高峰無氧登頂紀錄,居台灣之冠;今年四月,他又將挑戰全球第五高峰:海拔八四八五公尺的馬卡盧(Makalu),朝完成十四座高峰的夢想跨一大步。
不願受制式教育束縛
就讀實驗中學,重新找到快樂
會嚮往高山,其實與他的成長背景有關。
呂忠翰小學時,因為愛玩、不愛寫功課,成績又差,成了老師與同學「霸凌」的對象,直到十一歲轉學到體制外的小學、其後就讀全人實驗中學,才在登山與接觸大自然的戶外活動,找到自信和快樂。
登山教育是全人中學的年度傳統。他十五歲時,登上海拔三二○一公尺的雪山東峰,是人生第一次登頂,「當時想到一個點子,決定把鞋子脫掉,希望登頂是用自己的腳,踏實踩每一步的感覺,這是我與那座山的對話方式。」
高中畢業前,呂忠翰原本夢想與老師、學弟去爬北美第一高峰,但當時環境和家人不支持;畢業後,當木工的他邊存錢、邊在台灣爬山,存了十二年決定辭職,在一二年和朋友、學弟一起去爬北美第一高峰,「高中的夢想,累積十二年再去做,都還來得及。」
首次國外登山,果然眼界大開。他回憶,當時天氣不好,上百人在一個大營地等待,等了一、兩周,天氣還是不佳,只見外國人都沒抱怨,反而在玩、搞笑、煮飯、聊天,「沒上去沒關係,反正登山就是這樣(隨遇而安)。不是說我來,花了這麼多錢,一定要登頂。」
這次經驗讓他更篤定,登頂固然重要,但卻不是唯一,爬山是一種享受與山玩、與大自然也與自己對話的過程,「我帶了很多故事、很多能量去跟自然對話,我會把自然當成我的朋友。」
追求突破自我的極限
仰望星空美好,思考人生意義
同年,他回台剛好遇上台灣知名戶外運動品牌歐都納「全球十四座八千米巨峰攀登計畫」徵選成員,最終他以第一名成績獲選,開啟了他每年至少無氧挑戰一座八千公尺高峰的夢想之路。即使呂忠翰一六年已和歐都納結束合作,仍沒有放棄夢想。
「每年登山只是一個想法,但當你想要夢想的時候,愈去追它,愈會有人幫你!」黝黑、身型壯碩的呂忠翰,說起夢想,笑得像個大孩子。
但其實攀登八千公尺的高峰,可說與危險共舞。不只有雪崩、落石和裂隙等地形風險,還要用攀登繩、岩釘、雪樁、冰栓等專業工具,才能度過陡峭冰岩或高度急升的硬雪坡等技術路線;再加上高海拔無氧攀登,氧氣只有平地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走一步,幾乎是一般人快跑一百公尺、停下來休息的喘氣狀態,對體能也是一大考驗。
為何要挑戰無氧攀登?「有氧對我來說,不是一個極限。」他認為,靠氧氣,有時會讓人忘記判斷自己真正的身心狀態,「面對大自然,無氧對我來說比較純粹,也是可以知道自己在哪裡的一個方式。我現在的極限,就是怎麼讓自己保持一個冷靜的狀態,去突破自己體能與想法的極限。」山不迷人,人自迷,他藉每次登高峰不斷挑戰極限,也更認識自己。
「你在雪地露宿會有些不舒服,但也有些看著星空的美好,你會知道如果想辦法過去,感覺會很好。」所以,當他遇到困難的情境時,會有勇氣想試試看,會知道自己有勇氣度過,這勇氣是以前一直突破一些事情慢慢累積而來,「我學到最多的,其實是怎麼面對我自己、面對大自然。它很大,大到我只能看到我自己,面對困境,其實都是自己的局限,我要怎麼從這個局限裡,找一個勇氣去度過。」
所幸,他的每次八千公尺高峰挑戰都是平安而歸,但也在一次次面對山友的死亡中,思考人生的意義。一八年,他攀登全球第七高峰時,巧遇義大利登山探險家西莫尼,很開心,「爬這種山就是少數這些人,連結性很強,發現大家都還活著,會有一種感動,還是一直朝這個夢想前進。」
這一天,他的計畫是適應完高度就要先下營地休息,下次還要再上去,對方則獨自往上。隔天一早,他被直升機聲音吵醒,聽說上方有人和帳篷一起被大風吹落山壁!
直升機持續搜救,倒數第二趟,帶回血跡斑斑的外套。「我一五年認識他(西莫尼),在G1(全球第十一高峰)他也有去,就因為這件黃黑色衣服」,他回憶,「那件衣服很帥,我因為這件衣服才認識他,直升機倒數第二趟飛回來,就是這件衣服……。」
「面對死亡,其實我平常心看待,本來這天總是會來。」呂忠翰不諱言,冒險就是如此,每個人必須承擔這個風險、享受這個孤獨感,「你知道人總是會走,他在他的夢想上離開了,只能祝福他,在內心裡幫他留一個位置。」
盼建立台灣戶外文化
「我賺的不是錢,賺的是夢想」
八千公尺高峰如虎口,呂忠翰的媽媽曾多次告誡他,「不要再爬山,找個工作,結婚、生小孩才是人生的意義。」多次從虎口脫險的他卻認為,「面對死亡,才會知道活著的重要性。」
呂忠翰目前由全人中學正職老師轉任特聘,更專注在登山夢想,但總是聽到「你們這些玩戶外的太危險了!」「沒出息,你能養活自己嗎?」的批評,他不諱言,自己從小就一直被質疑。哪怕至今仍四處找贊助,卻因有夢想而不怕辛苦,「我賺的不是錢,我賺的是夢想,想幫台灣建立戶外文化,如果能為後人鋪出一條探險的路,那才有價值。」
呂忠翰相信,「人生很短,夢想很重要,只要願意往前動,慢慢累積,總有一天可以達到!」
呂忠翰
出生: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