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說沒兩句就吵架?親子都該上的一堂「溝通課」

說沒兩句就吵架?親子都該上的一堂「溝通課」

王君瑭

情感關係

2019-02-13 16:28

「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整天滑手機」、「講沒兩句就不耐煩!」、「叫他好好讀書而已有這麼難嗎?」、「為什麼孩子跟我越來越遠。」、「老師!幫幫我們……。」
這些都是陳志恆最常聽到的問題,他曾擔任過十年的學校輔導老師、主任,但現在他是一名專職心理諮商師,專門輔導的對象是「家長」。

 

時代和科技不停的在進步,但孩子與父母的距離不僅沒有被拉近,反而越離越遠!許多家長總是懇求輔導老師幫忙搭建親子的橋樑,但在陳志恆輔導青少年的這十年,不管陳志恆給了家長多少親子溝通的建議,大多數的家長依然將「溝通的責任」丟給老師,「老師,你幫我勸勸他好嗎?」

 

但在勸了無數的孩子後,陳志恆慢慢發現,勸勸孩子,不如「勸勸家長」。「孩子大部分的問題,其實都是反映了家長或家庭的問題,大人若願意改變,孩子自然就會改變!」

 

今天陳志恆就要帶我們一起來了解,究竟我們跟孩子的溝通,哪裡出了問題?我們又能怎麼改變呢?

 

親子溝通的無力世代

 

「不知道。」、「隨便。」、「嗯。」這些孩子們的「溝通句點」,你也遇過嗎?

許多家長在面對孩子時,最常從孩子那兒得到這樣的回應,陳志恆說,其實不是孩子沒想法,而是他們不願意和大人溝通,面對有苦難言的青少年,陳志恆將這稱之為無力世代。

 

這種無力感是現在孩子最常見的核心問題,而孩子們無力感大多都是來自於恐懼。一個是大環境的變動太快,導致孩子們對自己未來人生的不確定性和焦慮感,另一個則是「家長」。

 

「我們大部分的家長都習慣用『恐懼教育』,就是『你不這樣做,你就會失敗』或是『不聽我的話,你就是對不起我』,而恐懼會容易讓孩子變成『避敗導向』的心理。」

 

陳志恆進一步解釋,所謂的「避敗導向」就是「我努力不是為了成功,而是為了避免我害怕的事情發生(或是避免被父母否定)」,但在「避敗導向」心理的狀態下,如果孩子已經預期我的成功可能性不大,例如,「這件事我真的不拿手」、「反正我努力也不會得到爸媽肯定」,為了害怕繼續付出更大的代價,反而會提早放棄,不願意為自己再去做更多的挑戰,再加上對未來充滿焦慮感,於是產生了所謂的「無力世代」。

 

但通常這個時候父母就會有意見了,比起陪伴或理解,父母通常第一時間會去責怪孩子「不會想」,但當孩子有其他「和父母不同」的想法時,往往又會被家長否定,所以久而久之,孩子就開始拒絕再跟溝通大人溝通。

 

因為,「你不懂,又幫不了我。」

 

情緒勒索 讓我們越來越遠

 

「在我輔導這麼多案例當中呢,我慢慢發現,事實上這些問題,其實都是反映了父母內心的恐懼,而這種恐懼會變成一種情緒勒索,來勒索我們的孩子。」

陳志恆說,最常見的案例有三種:

 

一、「我都是為了你好!」:

  這是源自於父母對孩子的疼愛,「我愛你,所以我不希望你失敗、受傷」這是很正常的,但過度的保護心理,反而容易在現實中對孩子展現出更高壓的手段,因為你覺得,這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的,不容許孩子的人生出任何一點差錯。

 

  可是,當這句話講得太多、太重的時候,孩子們心理會產生一種恐懼,「如果沒有遵照爸媽的意思去做,我就好像背叛了爸媽的愛,好像就變成不孝子。」那這就會讓孩子感覺沒辦法自主或是有自己的意見、想法。而孩子長期處於這樣「無法發聲」的情況下,就容易開始對一切事物出現消極感,展現出來的就是「隨便啦」、「沒差」或者「都可以」,自然表現也就更偏離父母的期待了。

 

二、「你這樣別人會說我沒教好!」:

  第二類則是源於家長本身對自己的期待「我怕我不是個好父母」,家長常用外界的眼光來檢視自己,下意識就會容易出現「比較心態」,不停地拿孩子去跟別人比較,藉此衡量自己是否做得足夠完美。孩子在父母比較,甚至炫耀的過程中就容易產生自我懷疑,「你重視的到底是『我』,還是我的成績(表現)?」因而產稱反抗或以強烈手段表現自我的偏差行為。

 

  而這種自我期許、自我恐慌的心態,甚至可能讓家長在教養時,將過錯推給另一半,出現像是「孩子沒教好都是因為你」的家庭紛爭。孩子就除了要面臨外在的壓力,還要面對另一層更巨大的心理壓力「如果我家出問題都是我害的。」這樣的心態,不論哪一種都在無形中壓迫著孩子,導致容易出現偏差行為。

 

三、「你對得起我嗎?」:

  這類型通常是在家長本身在原生家庭舊有的恐懼延續,可能是物質上的缺乏,可能是心靈上的缺乏,種種恐懼造成了一種「被虧欠心理」,「我總是付出這麼多,但為什麼事情總是不如我意?」

  

       如果你的成長過程是帶著很多的匱乏或是覺得委屈、不公平,甚至帶著很多的焦慮,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就會將委屈不自覺的轉嫁到孩子身上,不知不覺的我也會覺得我對孩子做了很多,所以你們要懂得還我,因此很多的家長就會在孩子身上想要討一些得到一些什麼回來。

 

       而這樣的溝通方式,往往會讓孩子產生巨大的愧疚感或自我否定,然而在他的困境無人可以理解、可以拯救他時,又要背負來自父母如此沉重的心理壓力,就容易讓孩子的無力感更加重,更想逃避。這些以愛為名的情緒勒索,造成孩子處在痛苦之中,他們下意識只好透過跟你的關係斷裂、減少互動,然後來減低內心的恐懼或壓力,父母是求好心切,卻無形中把孩子愈推愈遠。

 

放下恐懼,你會重新看見孩子

 

很多父母會拜託老師幫忙「拉正」孩子,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在親子關係中已經無能為力,但其實只要父母願意放下自己內心的恐懼,做一點點心態上的改變,大多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我常常就會跟很多父母溝通一個觀念就是,『我的人生我自己來照顧,不需要要求孩子來照顧我的情緒,而孩子的人生,我支持他,但他也要學著為自己負責。』」陳志恆說,身為父母,第一個要學會的就是「和孩子劃清界線」。

 

「當你放下內心的焦慮和恐懼時,我們的心就有更多空間能用不同的方式來看待孩子。把成見和框架先放掉,才能和孩子做比較雙向的溝通,而這樣子往往可以激盪出更多的火花,也才能看見孩子的問題,真正的幫助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開啟溝通大門,你可以這樣做

 

陳志恆也提供了兩個方法,讓家長能更輕易的和孩子建立溝通的橋樑:

 

一、回應情緒感受:

  回應情緒感受,也就是「同理心」,在跟孩子講話的時候不論討論什麼話題 ,可以在開頭先講一句「我懂你的感覺」。當你這麼講的時候,孩子會有種「終於被理解的感覺」,而被理解了之後,孩子才會願意對你敞開心胸。

 

二、正向回應:

       陳志恆說,朝夕相處很容易讓彼此只看見缺點,而看不見他在努力改變,所以要學著「不要只看見孩子的缺點,去看見孩子的努力,多肯定、多讚美。」

 

       例如說,父母常會要孩子一定要認真念書、有好成績,可是孩子就是念不好啊,那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先去理解理解「為什麼」,並看見他的努力「雖然考不好但沒有放棄,或是雖然考不好卻沒有因此逃避不去學校」等等。讓孩子知道「你盡力做好自己的本分,不管結果怎麼樣,爸爸媽媽仍然是支持你,是愛你的,甚至是願意陪你一起解決問題的。那孩子接受的就會是一份力量,而不是恐懼或焦躁。」 這樣孩子才會更願意面對父母、面對自己的問題,親子也才能建立溝通的善循環。

 

相信他,孩子就能變好嗎?

 

乍聽起來,陳志恆似乎就是希望父母不要給孩子壓力,讓孩子自由發展。

 

但他也遇過許多家長第一時間對這樣的「理想教育」提出質疑,「我很想相信他,但他就是做不到,我要怎麼相信他!」、「沒有壓力小孩就是不會進步!」然而在十多年的輔導觀察之下,陳志恆總是很堅定的告訴父母:「孩子會長成你們心底所相信的樣子。」,「如果連最親近的父母都不相信他了,那他怎麼會相信自己做得到?」

 

陳志恆說,父母相信的力量,對孩子其實才是最有力的靠山,讓孩子知道「不用怕,有人會陪著你。」如果家長不相信孩子,形同放棄了孩子,那孩子自然只能向外尋求安定感,就很容易受外在影響而造成行為偏差。

 

所以,父母用什麼樣的眼光去看孩子,同時看到的是優點還是缺點,都會影響孩子的長成,所以你愈相信,孩子就會長得愈來愈像你所相信的樣貌。

 

快樂的孩子才是成功的第一步

 

除了理解孩子、相信孩子,陳志恆最後一個建議是:「不要想著打造一個成功的孩子,而是要養出一個快樂的孩子。」陳志恆說,很多家長總是太期望孩子能「成功」,但卻忽略了孩子是否真的開心,「當你能看到孩子真正的興趣和天賦,並讓他開心專注在那件事上,孩子自然就離成功不遠了。」

 

而家長也不用再用外界的眼光去評判自己或孩子,「回歸到一個很原始的初衷,你的孩子只要快樂的成長,事實上你已經做得很好了。」陳志恆說道。

 

延伸閱讀

如果讓孩子相信侮辱他,是為了他好...在暴力下成長的「危險心靈」
如果讓孩子相信侮辱他,是為了他好...在暴力下成長的「危險心靈」

2019-01-18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母職不是定型化契約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母職不是定型化契約

2018-08-13

極端的母愛  為何變成孩子的地獄?
極端的母愛 為何變成孩子的地獄?

2018-08-09

不放心VS.放手獨立?孩子有權經歷難過的事!
不放心VS.放手獨立?孩子有權經歷難過的事!

2018-08-03

不要讓孩子過早地贏在起跑線上
不要讓孩子過早地贏在起跑線上

2018-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