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七日,全球注目著南北韓相連的北緯三十八度線,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拉起韓國總統文在寅的手,兩人跨越過低矮的混凝土界石,在朝鮮領土上聊了幾句,隨後再一同走回韓國境內。
當時不僅韓國民心激昂,全球媒體也很關注,「文金會」會後的《板門店宣言》中聲明「為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而努力」,美國也很期待能藉此機會,重啟朝鮮半島核武協商。
從四月底至今,文金二人已三度會面,顯然文在寅的期待比較多。他不僅希望能成為朝鮮半島的和平者,同時也構築「兩韓經濟」願景,但從三次會面以來,韓國民眾的態度已趨於冷淡。
政大韓文系兼任講師、知韓苑執行長朱立熙說,一連串與金正恩的互動,確實為文在寅支持度打了強心針。五月初支持率一度回升到他上任時的七○%;但據韓國媒體十二月報導,文在寅支持率又再跌破五○%,經濟、民生、失業與工資等問題解決不利,讓民眾更為在意。
文在寅想讓外交成果外溢,看來並不成功,而金正恩以「棄核」釋善意,也沒討到制裁鬆綁。「以朝鮮在地緣與政治上的重要性,美中都不可能放棄操控,南北韓不過是強權的傀儡罷了。」朱立熙直言,「國族問題、民族自決」,只是枱面上的戲碼,能為大局帶來什麼變化,尚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