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閔過去常因語出驚人而備受關注。但這一年來刻意降低公開發言頻率的他,存在感卻比任何時候都更強烈。
一月五日當選台大校長那晚,他距離台大校長只有一步之遙,躊躇滿志地說:「遴選所選擇的,並不是我個人,而是台大與台灣高教必須變革的起點。」卻沒意料到,在變革展開之前,眾多對遴選程序以及他個人資格的質疑,就先洶湧襲來。
面對巨大壓力,管中閔並沒有退縮,只是高舉 「大學自主」價值,與那些反對他的人對峙著。十一個月來,管中閔還站在原地,倒是始終沒有核發聘書的教育部,因此換了兩任部長;台大則連續十八個月由代理校長綜理校務,創下校史紀錄。
這段期間,管中閔除了幾次受海外台大校友邀請,以「準校長」身分發表的演講以外,鮮少在與台大相關的場合現身。六月間的台大畢業典禮,他只透過個人臉書,寫下對畢業生的祝福;十一月九十周年校慶,他則遠赴曼谷,參加泰國台大校友會活動。
豪邁血性的「管爺」從不示弱,這次也不例外,直到十二月中,才在一個私人場合,對友人透露內心曾經的痛苦煎熬。他形容自己過去一年是在接受一場試煉:「我曾經身心俱傷,心中滿是憤怒,……後來社會上支持的聲音與力量越來越清楚,才讓我彷彿看到隧道盡頭還有一絲光線。」
九合一選後,教育部仍主張台大應重啟遴選、補正瑕疵;台大則認為已依法完成遴選,對峙依舊沒能落幕,管中閔也還沒能走到隧道的盡頭。
但不論結局為何,管中閔都將在台灣大學自治史上留名,無法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