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最大「嬌點」,是來自越南、首位新住民主持人阮秋姮。來台八年,她和台灣丈夫當起YouTuber,拍片教越語、分享越南文化,努力讓台越雙方對彼此間的文化落差,有更多認識。
身著一襲素白鑲花的越南國服奧黛(Áo dài),阮秋姮(音同恆)一邊眨著靈動大眼,一邊手舞足蹈地聊著離開北越家鄉後,來台八年的生活點滴。擔任過好幾次越南在台辦事處尾牙主持人的她,一開口便是毫無窒礙的中文,速度如行板那樣歡快,讓人懷疑她當真來自國外。
今年甫正式成為台灣媳婦的阮秋姮,同時還有個特殊頭銜——她是這次國慶大典四名主持人之一,更是首位新住民主持人。
八月中左右,她和丈夫一起經營的「Hang TV - 越南夯台灣」粉絲頁收到來自國慶籌備委員會的訊息,邀請阮秋姮擔任國慶大典主持人。
台灣新住民人口高達六十五萬,加上這幾年「新南向」作為政策主軸,招商交流往來頻繁,首次邀請東南亞籍的新住民擔任國慶大典主持人,格外具有象徵意義。「我們原本就規畫今年的主持人之一會是新住民,篩選出一些名單後,看了大家過去一些主持表現,最後選中了秋姮。」對於這項選擇,國慶籌備會祕書長、內政部次長陳宗彥笑著解釋。
收到邀請後,阮秋姮第一個反應只有「蛤!」第二個反應則是詢問:「講越南語,還是國語?」她怕自己中文還不行,無法臨場反應,原有些恐懼,「後來是我婆婆一直鼓勵我,我才決定試試看。」
其實阮秋姮的國語早已和台灣人幾乎無異,來台八年的她,一開始是留學生,二○一五年認識現在的丈夫,今年成為台灣媳婦。她現在不但是越南語老師,同時還就讀台師大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與丈夫經營一個分享越南語和台越文化的頻道——Hang TV - 越南夯台灣, 成為小有名氣的 YouTuber。
在台生活過得如此有滋味, 一切要從一○年說起。那一年,阮秋姮已高中畢業,對升學沒有太多興趣的她,更多時間花在打電動。「越南流行到國外學語言,再回越南找工作。我十二歲時,媽媽就離家到台灣當家庭看護,所以我就想,來台灣學一點中文,再回越南的仲介公司當翻譯。」
她請在台灣的母親幫忙搜尋留學資訊,一步步申請出國念書的相關文件。「為了來台灣,我掉了五公斤!」回憶起這段往事,阮秋姮的大眼充滿笑意。
阮秋姮老家在北越富壽省,距離越南首都河內兩小時車程,公車一路顛簸、忽快忽慢,「我一上車就吐;加上那時極少越南人來台留學,辦事處的人也一頭霧水, 文件常常缺東補西,得來回幾趟。弄完(文件)我也瘦了。」
阮秋姮(中)在多處教越南語,像是李三財創立的就諦學堂或台北南陽街,都能看到她的教學身影。
餐廳打工 背菜單學中文
這幾年,台灣慢慢成了越南青年留學的熱門選項,但不少人透過仲介來台,得先花上三、四千美元的仲介費,「我在網路上分享自己跑文件的經驗,讓想來台的人有個參考。」
備齊文件後,還要擔心「錢」。阮秋姮就讀台大語言中心,一個月學費要三萬元台幣,若加上其他開銷,是一筆龐大花費。「當時我媽媽的雇主,邀請我和媽媽一起住在雇主家, 讓我們省下一大筆錢。」
幾年後,阮秋姮的妹妹也來台念研究所,母女三人同樣窩在雇主提供的房間,和他們像家人般生活,「現在我結婚搬到夫家、媽媽工作時間屆滿回越南,我妹還是住在媽媽舊雇主家,他們每月給我妹獎學金,讓她不愁日常花費。」阮秋姮補上一句: 「台灣人真的超好的!」
九個月的語言學校課程結束,阮秋姮繼續留在台灣念大學,同時申請勞動部的工作證,到學校附近的熱炒店打工,「但一開始我中文不好,很多人聽不懂我說什麼,還會叫老闆找一個會說中文的人過來。這讓我滿難過的。」
「後來老闆塞了一張菜單給我,要我背熟上面的每個字,還要認得菜的模樣。」只是熱炒菜單雖標示中文,讀音卻是台語,讓阮秋姮花了好長時間才學會,「我一直問別人,為什麼蚵仔酥(ô-á-soo)寫的和念的不一樣,還有香腸(ian-tshiâng)的台語,我也學了好久。」一年半後,阮秋姮的中文已能流利對答。
洗頭遇歧視 盼消除刻板印象
同一時期,她在大學遇到一位也來自越南的老師,之後老師邀請她上節目。透過這次機會,阮秋姮開始接觸許多新住民姊妹,了解這些異鄉女性,落腳台灣後遇上的困境。「有個印尼姊妹和我說,她認識一位穆斯林印尼姊姊,在台過世後竟被家人火化,但穆斯林須按儀式土葬,這等於讓她一生堅守的信仰,在最後一刻被破壞。」這些文化差異未受尊重的故事,讓她聽了難受。
文化差異以外,阮秋姮也感覺到台灣仍存在對外籍新住民的歧視,「有一次我到住家附近洗頭,別人聽到我從越南來,第一個反應就是:『越南是不是很窮?』但如果是美國人或日本人,就不一定會遇到這種刻板印象。」她也憂心許多新住民姊妹和她們的小孩遇到歧視,會因此對自己的身分感到自卑,「我很愛台灣,希望它更好,不希望台灣繼續存在這種歧視和立場。」
兩年前,阮秋姮在新住民好友牽線下,開始教授越南語,也和當時還是男友的丈夫在YouTube開了「Hang TV - 越南夯台灣」頻道,教越南語、分享越南文化。「很多越南朋友看了我的影片,會留言問我『姊姊,台灣帥哥多嗎?』」有一次阮秋姮到大學和一群越南留學生分享經驗,「現場有人說,看了我的影片才想來台灣,聽到真的很感動。」
「但我也好怕他們來台灣以後,覺得影片和實際有落差。」影片觸動了故鄉人,雖值得欣喜,但阮秋姮也透露身為YouTuber的為難和憂心。
遇上錄製相對敏感的內容,阮秋姮也會字斟句酌,小心不要引發網友誤解,或是誤傷了別人的心情,「有一次影片談『吃狗肉』,重錄三次還講不好,我和老公兩人最後抱著大哭。」 但她不改開朗本性,即使影片錄完仍不滿意,阮秋姮說,往後一定還要再把這項議題好好談清楚,讓台越雙方能對彼此間的文化落差,有更多認識。
來台灣前,阮秋姮未曾想過會一路從大學、研究所,就這樣留在此地求學,甚至成了台灣媳婦,落地生根;來了之後,她總掛在嘴邊說:「最喜歡的是台灣人,善良、溫暖。」八年過去,如今他鄉已然是故鄉,她站上國慶舞台,幫這個新故鄉一起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