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黑潮人張卉君:大海無法預約,只能期待!

黑潮人張卉君:大海無法預約,只能期待!

賴若函

話題人物

攝影/林泓旭

1133期

2018-09-05 14:10

從群山環繞的家鄉走向大海、從文青少女變成海上鯨豚解說員,張卉君長年守護海洋,九月初帶領團隊完成全台首度環島海洋汙染監測報告,在守護環境的道路上,更前進一哩。

「我個性是訂了目標就做,不會想著要停下!」口條清晰、理念堅定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卉君,娃娃臉的外表下,卻有著強大的動能。

 

今年五月底起,她帶著關心海洋議題的環保團體、作家吳明益、學者和海洋保育署署長黃向文等人,花費十四天的時間三度搭船繞島,在五十一個測點做海洋塑膠微粒、溶氧量、水下聲音的科學檢測,完成藍色國土汙染的第一份全紀錄。

 

繞島航行困難超乎想像 突發狀況連連、壓力破表

 

讓大家認識海洋,是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成立的初衷。去年年中,內部成員決定要以繞島航行的計畫來迎接二十周年,張卉君帶著八人團隊,開啟了近一年的籌備期,「光是向漁業署、各縣市政府跑公文,就花了四、五個月。」

 

張卉君說,由於船隻每天蒐集海上資訊後必須進港停靠,前後需要停靠十三座大、小港口,每個縣市都必須個別申請,許多承辦人員因未有前例,給予許可的意願也低,「甚至到了首日出航,屏東縣的許可公文還沒有下來,如果沒拿到,小琉球和屏東都停不了。」影響全紀錄的完整度,讓她心中壓力破表。

 

這趟繞島之行,困難超乎想像。張卉君說,他們向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借了衛星發報器安裝在船上,在進入基隆港時遇到橋墩太低,發報器的天線桿當場被折斷,為此停航兩天。還有一回,抵達嘉義外傘頂洲,「因為沙洲地形都在變,海域和既有資訊有落差,曾經船以四十五度角傾斜,卡在沙洲上。」她回想當時情況,仍驚魂未定。

 

這樣意外突發的情況不在少數,由於所搭的船隻「多羅滿號」為硬底船,適合在台灣東部深海航行,當航至西部的台灣海峽水域較淺處,就很容易卡住。「我們在船上真的有感受到船底碰地,被陸地頂了一下。」張卉君說。後來她只好變更計畫,把航程拆成三次進行,並另外租用其他船隻,終於在七月中旬完成繞島計畫。

 

張卉君

一身藍的張卉君,從小就愛海,長大後熱愛撿拾海洋廢棄物、研究其源頭,用證據向全民述說愛海洋的重要性。(攝影/陳弘岱)

 

「我個人相當佩服她能把這件事做起來,因為國內還沒有過這樣的全面研究。」黃向文說,目前國際對塑膠微粒研究不少,但是台灣還未出現周邊調查。二○一八年年初,她在海洋大學任教時,張卉君就曾來拜訪數次,討論如何海水取樣及相關設備的借用。

 

黃向文也在最後一日的航程上船同行,和張卉君討論如何利用蒐集到的數據,帶動後續政策,「這樣的研究成果,可以幫助政府知道如何做好源頭管理。」

 

客家女孩勤勞、觀察敏銳 從文學裡看見真實、走向社會實踐

 

張卉君平時喜歡從台南騎車到東部旅行,十三年前大學畢業後,花了一整個暑假泡在黑潮夏令營,燃起對海洋的熱情。隔年暑假,她考取解說員,開啟海上鯨豚導覽志工之路,成為黑潮人。五年前,三十二歲的她更一肩挑起執行長的工作。

 

住在台灣離海岸最遙遠的地方——四面不靠海的南投客家庄,張卉君擁有父母、四位姑姑和奶奶同住的大家庭,客家人勤勞、能幹的典型特質,一樣不缺成為她成長的養分。大學同窗兼室友、近二十年的好友楊采陵劈頭就說,她身上和同年齡年輕人最不一樣的特質,是「非常敏銳觀察人的需要,特別是與長輩很能聊,三兩下就開了話匣子」。

 

這個觀察敏銳的特質,讓讀文學的張卉君從學生時期起,即以「洪亮」為筆名,陸續獲得全國學生文學獎、海洋文學獎、葉紅全球華人女性詩獎等榮譽。直到研究所時,她展讀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學著作,例如在賴和《一桿秤仔》、呂赫若《牛車》的文字中,看見當時社會、人民受壓迫的真實面貌,深受撼動,讓她重新省思文學的角色,開始走向社會實踐。

 

○九年八八風災後,她和《人間》雜誌的前攝影記者李文吉前進災區蹲點,記錄受災戶的口述歷史;到高雄美濃愛鄉協進會,擔任生態文化聚落研究專員,倡議美濃劃入國家自然公園。這些過程,不論田野調查、和公部門的協商對話,都成為她後來主責NGO的珍貴養分。

 

「黑潮找我回去當執行長時,我很掙扎,想了一個多月才答應。」不過張卉君一旦決定,就告訴自己至少要堅持五年,才能有成果。及至目前已是第五個年頭了,她說,「若遇到適合的接棒者,我不會戀棧。」而這些年來,已滿二十歲的黑潮,全職人數從最初的兩位增至八位,鯨豚導覽配合的船班一年已超過一千趟,在四十位志工的投入下,每年可觸及超過五萬名海內外遊客,影響力不小。

 

「過去我們工時沒日沒夜,從早上七點忙到晚上十一點,是7-ELEVEN。」但張卉君開始鼓勵同事落實補休,「要學習切割生活界線,不要太常加班,以免熱情消耗太快、折損掉好的人才。」另外,她把單打獨鬥、高度自我管理的常態,調整到所有人定期坐下來開會、合作補足的模式。「她把制度架設起來,讓工作能量極佳化,卻也讓人保有自由度,不是用規定綁死大家。」前同事、現任黑潮資深志工的鄭佩馨說。

 

憂心海洋垃圾汙染 堅持落實每一個環保行動

 

「大海無法預約,只能期待!」這是張卉君在導覽、演講時,最常分享的一句話,面對海洋,她曾經這樣形容,「在海上跟從未想像過的生命偶遇,那種感動不可思議,有難得一見的大型抹香鯨、領航鯨,小型鯨豚也會跟人互動。我從好奇到喜歡,再慢慢了解牠們的行為生態和社群關係,著迷不已。」

 

「每一次我解說的內容都不一樣!」張卉君當上解說員後,常把自己的體悟、觀察分享帶給遊客。她每次看到鯨豚出現就會說,「能在茫茫大海中與這些鯨豚朋友相遇,近似於一種奇蹟。」即使無緣與鯨豚見上一面,她也會告訴遊客,「『愛是對另一個人的信心』,每一次出航,大海都會帶給我們不同的啟發,無論是什麼,都請當成是一份來自海洋的祝福,不要對它失去信心。」

 

張卉君倡議反動物圈養,因此只要賞鯨團行經遠雄海洋公園,她一定會向遊客傳遞這項議題內容。

 

張卉君

張卉君長年為海洋動物反圈養議題發聲,認為這是人類面對生命的態度革命。

(圖片提供/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近兩年,依照歐盟規格檢視台灣的動物保護報告,黑潮提出反海生館圈養動物的訴求;也透過公民參與,擋下台東阿塱壹古道的特定路段開發。「我們不只是做海洋教育,也使力在議題論述這一塊。」張卉君說道。

 

《今周刊》記者和張卉君初次約在辦公室碰頭,當日她一早搭車北上、明明趕不及吃飯,卻在電話中謝絕記者打算準備的便當。原來,她是為了減少使用一次性便當盒。「在海上看多了(海洋垃圾汙染),就算一個小小的環保行動,也想要堅持。」她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

 

黑潮,每年將來自熱帶的溫暖海水帶往寒冷的北極海域,成為無數洄游性魚類回家的高速公路,基金會以此為名,用意正是希望像黑潮一樣,成為默默影響台灣的能量。

 

在朋友眼中「義氣滿點」、「細膩懂人心」的張卉君,一路走來,以精練感性的文學底蘊,讓她在環境議題的論述中,兼具感性與理性,讓聽者感受到海洋的溫暖,如同黑潮一般。

 

張卉君

▲點圖放大

延伸閱讀
保育海洋生態 與NGO合作授課
保育海洋生態 與NGO合作授課

2018-08-29

海洋污染太可怕 歐盟將禁用吸管棉花棒等一次性塑膠製品
海洋污染太可怕 歐盟將禁用吸管棉花棒等一次性塑膠製品

2018-05-29

來台前搶先專訪》22歲海洋垃圾終結者 「對於不懂的事情,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動手去做。」
來台前搶先專訪》22歲海洋垃圾終結者 「對於不懂的事情,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動手去做。」

2016-10-27

盼了25年的財劃法修法,為何可能變災難?國防、勞保、社宅…一文盤點哪些重大政策預算恐受排擠
盼了25年的財劃法修法,為何可能變災難?國防、勞保、社宅…一文盤點哪些重大政策預算恐受排擠

2024-12-31

最新「勞保紓困貸款」這天起限時開辦,每人最高可借10萬!符合5資格就能申請,如何申辦一次看
最新「勞保紓困貸款」這天起限時開辦,每人最高可借10萬!符合5資格就能申請,如何申辦一次看

202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