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金寶山讓八成帝寶住戶點頭

金寶山讓八成帝寶住戶點頭

2018-07-19 17:30

什麼樣的魅力,讓金寶山墓園成為台灣企業大老闆們的交集?
搶攻金字塔頂端的金寶山,過去四十年來,以景觀墓園吸引各界名流身後選擇落腳於此,其迥異於同業的「不上市」、「不借錢」經營哲學,反而讓生意愈做愈大。

如果說,龍巖是台灣殯葬業龍頭,那麼以墓園起家的金寶山,可以說是國內殯葬現代化與藝術化的祖師爺。

 

台灣五百大企業中,至少就有二百位關係人(企業家族成員)選擇金寶山,甚至台北豪宅「帝寶」有八成住戶買了金寶山墓園,金寶山就等於國內最大的頂級墓園代名詞。

 

長眠於此的各界名流,包括富邦集團大家長蔡萬才、中信金控創辦人辜濂松、英業達創辦人之一溫世仁、歌星鄧麗君、大導演胡金銓、偶戲大師李天祿、音樂家許常惠、前立委盧修一,以及民主鬥士鄭南榕。

 

據了解,金寶山近年成交一筆金額可能是台灣殯葬史上最高的墓地交易,是由近期引領資本市場風騷的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以近五億元買下。陳泰銘對這塊墓地的設計,包括每一棵樹、藝術品的擺設都親自操刀,力求完美。

 

「客人個資我們無從透露,但對每一位客人我們都是全力以赴。」這天下午,金寶山事業董事長曹光澯才剛從中國開完會回台灣。接下金寶山董事長職位已十四年的他,還是習慣在第一線督軍;儘管他總說自己在中國蹲點十年,金寶山都交給專業經理人,但他對公司裡大大小小的事還是瞭若指掌,而且一如已退休的父親曹日章,把墓園裡的每位客戶當作家人一般對待。

 

墓園造景  台灣第一人

 

四十年前,曹光澯的父親──曹日章創立金寶山的前身「金山安樂園」,是將藝術、背山面海的美景,帶進當時被多數人視為禁忌的殯葬產業的台灣第一人。曹日章還請來藝術家朱銘來打造前所未見的藝術墓園,雖然被笑是傻子,但他一點一滴改變了台灣人對殯葬業的認識。

 

過了二十年,美國最大殯葬集團SCI國際服務公司總裁到金寶山走訪,脫口而出:「這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墓園。」

 

前幾年,台灣有一位大型金控負責人生前自己到金寶山選地,他兩手扠腰,站在自己選中的墓地上,眺望遠方露出微笑說:「我很滿意。」

 

「那個景象永遠留在我腦海裡,那個微笑讓我們父子四十年來的努力,都得到了回報。」曹光澯說。

 

曹家是做建築出身的,踏入殯葬事業後,早年因為風水地理吃過很多苦頭。曹光澯說,一塊墓地,請十位風水老師來看,會有各式各樣不同的說法,不知道要聽誰的,「最後我們都跟客戶講,建設好、景觀好、服務好,這就是風水好。」

 

年輕時留學美國,學的是廣告傳播,戴著一副復古邊框眼鏡的曹光澯,一身文人氣息。談起金寶山集團如何從一片荒地開發成現在綠草如茵的景觀墓園,他表示,希望用西式服務業的概念,打破過去殯葬業給人的負面形象──最特殊的是,老闆曹日章以及一百多位員工都住在墓園裡。

 

「剛開始大家很反彈,畢竟二十年前,很多員工連在金寶山工作都不敢跟別人講,更何況住在墓園內。」曹光澯說,父親不僅堅持這麼做,而且還將自己的房間設在辦公室地下三層的倉庫,那裡是最潮溼、陰暗的地方,走出門外,最近的墳墓就在不到十公尺處。

 

曹日章自己住地下室,但是給員工蓋的套房宿舍都有海景視野。沒想到,二十年過去,現在金寶山員工想住宿舍還得抽籤,年輕員工尤其搶著登記。

 

金寶山

▲點圖放大

 

 

走自己的路  不求短期獲利成長

 

提起墓園現代化,金寶山可以說是祖師爺,跟同業最大的不同在「理念」。曹日章認為,金寶山敢大手筆投資藝術品美化墓園,一方面是因為公司沒有上市,沒有「追求短期獲利成長」的壓力;另一方面,他自己很早就已經想好未來十年、二十年的計畫,不隨波逐流。

 

過去四十年來,金寶山的塔位只賣給使用者,不銷售給投資者。曹日章認為金寶山的產品不該用來轉賣圖利,因此前幾年台灣颳起一陣塔位投資風,唯獨金寶山在這場炒作中缺席。

 

不少同業將賺到的錢透過槓桿到處投資,或到資本市場掛牌,取得公眾資金;相較之下,曹日章堅守兩大原則,一是金寶山不上市,二是不借錢。因此,金寶山只能利用賺的錢再投入墓園開發,規模從原本的二十公頃,一點一滴擴大,如今已擴大為一百二十公頃。

 

曹光澯說,殯葬儀式的意義是紀念生命,是人類有史以來就有的行業,只要有人類,這個行業就不會消失。他認為,紀念生命的動機恆在,紀念生命的方法卻可以不斷改變,因此他不斷思考要如何創新。

 

早年,金寶山致力提升硬體設備,但近十年已轉向軟體服務,服務內涵也不斷創新,例如,透過視訊,由金寶山派專人在墓地現場代客祭拜,客戶則可在家裡同步舉行儀式。

 

尋求永恆  文化與藝術是答案

 

經營生命產業,讓曹日章不斷追尋具有「永恆」特質的事物,文化與藝術,就是他的答案。

 

一九九七年,正式落腳中國廣西桂林的「愚自樂園」,被稱為是曹日章的一場「藝術大夢」,當年被同業看衰的決定,如今已開花結果。二○一三年,愚自樂園吸引法國知名度假村Club Med合作,在愚自樂園原有的山水藝術元素裡,加入國際級旅遊度假設施,轉型為地中海俱樂部度假村。

 

時間回到一九八六年,曹日章由美國飛去中國旅遊五個月,從海南島一路玩到北京,一邊遊覽也一邊尋找適合開發的土地。有別於其他台商著眼中國廉價的勞力,他看見西安的文化資產爆發力,讓他開始思考投資計畫。

 

曹日章決心深耕中國,一開始鎖定陝西千年古都西安,圈了一大片地,準備簽約之際,朋友提醒「西安古文物多,開挖風險高」,於是曹日章又考察了昆明、桂林、上海、青島、大連幾個城市,最後決定以桂林為開發根據地。

 

桂林土地貧瘠,當時人均所得不高,一位來自台灣的商人願意拿著錢來投資,當地政府展開雙臂歡迎,「愚自樂園」的開墾就這樣展開。

 

直到○八年,曹日章因年歲漸高才回台灣,換成兒子曹光澯赴當地蹲點十年。這前前後後三十年間,曹家開發中國土地卻不是為了做墓園,父子一心一意只想做文化藝術。

 

「我們喜歡一次只做一件事,而且鑽得很深。」從曹家父子接力開發中國市場,父親先待了二十年,兒子再待十年,就可看出兩人是用同樣的信念在經營金寶山;每每談起這件事,外人總是豎起大拇指佩服他們的精神。

 

理念無價  「金寶山沒人買得起」

 

金寶山目前的股權結構,曹家占九三%,其餘為部分親戚與員工。經營上,只要賺了錢就將資金再投入金寶山,正因為很早就定位墓園藝術化,順利切入金字塔頂端市場。

 

金寶山的理念,一度吸引美國殯葬服務龍頭SCI上門尋求合作機會,甚至提出兩家公司可以換股合併的條件;市場上也傳出,龍巖的李世聰曾經開口表示想要合併金寶山。對此,曹光澯不願正面回答,只淡淡地說:「金寶山的價值沒人買得起。」

 

金寶山

▲點圖放大

 

 

被動行銷  頂級客戶傳口碑

 

金寶山墓園的文化藝術定位策略,吸引了不少頂級客戶,讓他們在生前還很年輕的時候就購地。頂級客戶除了國巨集團陳泰銘,據了解,今年四月才剛買下籃網隊四九%股權、第一位成為NBA籃球隊老闆的台灣人──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總裁蔡崇信,也為家族在金寶山選購了一塊風景極佳的墓地。

 

不同於國內其他殯葬業者建立大批銷售部隊衝刺業績,金寶山幾乎不打廣告、不主動行銷,如此反而讓客戶願意介紹更多客戶上門。據了解,台北市仁愛路豪宅「帝寶」的住戶,當中有八成是金寶山的客戶;金寶山員工私下透露,與其問有哪些名人長住金寶山,「不如問台灣有哪些名人沒有在金寶山。」

 

「我唯一的心願,是有一天樹立起殯葬行業從業人員的形象與地位。」曹光澯感嘆,四十年前,父親以建築工程師身分轉行經營殯葬業,遭遇的挫折與艱辛是外人無法想像的,最大的困難就是「讀過書的人都不願意進入這個行業」,因此無法有效提升人力素質。

 

這幾年,曹光澯立志要做東方的SCI,拚到亞洲最大的殯葬業龍頭位置,而隨著國人愈來愈重視殯葬公司的品牌知名度,顯見殯葬業這幾年確實也成功改變了形象。

 

自嘲父子在殯葬業當了四十年的傻瓜,在別人一路看壞聲中不斷在細節下功夫,曹光澯談起一路走來的經營過程,一切彷彿已雲淡風輕,說著說著嘴角微微上揚,可看出這位廣告才子的接班路應該已上了軌道,目光已落在下一個階段的藍圖上。

 

曹日章

(圖片來源/金寶山提供)

 

曹日章

出生:1935年

現職:金寶山集團創辦人

學歷:台北工專土木工程科

經歷:監察院審計部審計員

 

曹光澯(首圖)

出生:1959年

現職:金寶山事業董事長

學歷: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

經歷:金寶山副董事長、新藝術國際科技董事長

延伸閱讀
循環利用溫網室:多贏模式
循環利用溫網室:多贏模式

2018-07-19

「高雄幣」救高雄
「高雄幣」救高雄

2018-07-19

陳明章為台灣而唱:即使當乞丐  我也想做音樂
陳明章為台灣而唱:即使當乞丐 我也想做音樂

2018-07-19

龍巖總裁的「獵金學」
龍巖總裁的「獵金學」

2018-07-19

從一座塔開始
從一座塔開始

2018-07-19